新生儿怎么照顾
照顾初生婴儿五要步骤
如果把宝宝刚出生后的多病、爱哭、不好伺候等毛病视为“不乖”,那现在宝宝可要“投降”了!
照顾宝宝,下面这几个动作,您或许以为特容易。可是在上课现场,准父母们却不知所措,有时还会搞错。到底如何照顾好宝宝,您耐下心来看看,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
第一节:抚触
给宝宝做个全身抚摩
和宝宝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抚触,妈妈双手有规律地抚摩孩子不仅能让哭闹的孩子保持安静,而且还能帮助宝宝肠胃蠕动。
“我们在抚摩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轻声跟宝宝说话。”赵老师用一个仿真娃娃做着示范,首先让娃娃保持平躺,从上至下,沿着额部、头顶、颈部抚摩8次。其次由身体中心向手脚末端抚摩,最适宜的速度是每分钟12~16次,接近呼吸的频率。
特别提醒各位准爸爸、准妈妈,抚触主动操和被动操,不论哪,力度不能大,活动的时候注意孩子的各个关节,不能用力拖拽。
第二节:抱宝宝
正确抱姿,左臂是关键
身强力壮的大男人们,如何抱娇嫩的小宝宝呢?
育婴员介绍说,正确的抱宝宝方法应该是,先用左手托起婴儿头部,右手托起上身,然后左手移到婴儿臀部,臂弯置于婴儿头下,使婴儿头部枕于左臂弯,靠近大人心脏部位。“人的心脏跳动的声音是宝宝最好的镇静剂,父亲传递给宝宝第一个不同于母亲的特征就是强有力的心跳声。”育婴员樊老师告诉准爸爸们,一定不要因为害怕而失去和孩子沟通的第一个机会。
第三节:换尿布
给宝宝换尿布,也得男女有别
给宝宝换尿布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换尿布也要男女有别。“给女宝宝换尿布,要由上向下清理污物,男宝宝要清洁阴囊,不要给宝宝翻包皮。同时女宝宝尿布要向下垫得多一点,而男宝宝尿布要搭在肚脐以下,折一个小方块,不然男宝宝在小便的时候尿液很容易漏出来。”
俩误区,您可别犯
对于宝宝们来讲,小屁屁是非常重要的护理部位。
“给婴儿清洗屁股要比清洗脸重要,红屁股出现后对婴儿身体是一种伤害。”樊老师告诉在场的准爸爸们。
由于小宝宝皮肤娇嫩,樊老师建议爸爸们清洗尿布的时候尽量不使用洗衣粉,避免冲洗不干净残留物刺激宝宝皮肤。如果要使用清洁剂,最好使用温和的中性肥皂,洗完后把尿布放在阳光下晒干,如果是阴天就用熨斗熨干。
第四节:洗澡
四个步骤,为孩子正确洗澡
第一,要先给宝宝洗头,将宝宝置于臂弯,手稳稳托住孩子的头,用大拇指和中指将宝宝的耳朵向上折叠起来,以免洗头时进水引发中耳炎。
第二,洗头发的时候大人要将婴儿洗发液在手掌中打出泡沫,轻轻按摩孩子头皮,不要用力抓头发。同时包裹住孩子裸露的身体,让他感到安全。
第三,调节水温。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水温在38℃、室温28℃就可以给宝宝洗澡了。洗澡的时候,爸爸和妈妈要跟宝宝说话,避免他紧张,要让孩子的小脚丫沾沾水,感觉一下水温,然后轻轻托住孩子臀部放入澡盆。
第四,洗完后要用干净的浴巾包裹孩子,轻轻吸干宝宝身上的水分。注意,洗后应该用脐带粉给宝宝消毒。再给宝宝拍上爽身粉,但不宜过多,也不要给孩子涂润肤露。
第五节:喂奶
每次喂奶20分钟,宝宝吃得刚刚好
喂奶也有很多学问。做了30年儿科大夫的杨医生说:“每次给宝宝喂奶20分钟,是最合适的,这样宝宝既不会饿着也不会吃得太撑。”这时,有位准爸爸问:“那要是没喂够20分钟宝宝就睡着了咋办?”
杨医生很高兴:“宝宝吃奶,也会吃吃歇歇了,别看宝宝不吃了,就把他放在床上,他肯定会‘哇’的一声哭起来,要抱着宝宝等等再说。”
冲奶粉,记住先放水后放奶粉
冲奶粉时,一定要按照冷水、热水、奶粉的顺序配置。先把水温调好了,再把奶粉放进奶瓶,这样容易掌握量度。奶粉也加入奶瓶后,轻轻按顺时针方向摇摇奶瓶。当然了,好奶粉是遇水即化的,根本不用搅拌。
在喂给宝宝之前,妈妈们必须先滴几滴在自己的手背上,试好水温再喂宝宝。
刚出生的宝宝该怎么照顾?
母乳喂养 许多喂哺母乳的新妈妈最担心的就是不知道宝宝是否吃够了,如果在喂奶前乳房胀,而喂过后就松软了,这就表示宝宝吃得够多了,此外,若宝宝每天小便的次数有6次以上,是尿液呈淡黄色,就是正常的。 一般来说,大约每隔两个小时喂一次母乳,但若宝宝睡觉,就不必在固定的时间把宝宝叫醒喂奶,只要宝宝想吃,就尽量喂他。 由于母乳好消化,所以喂奶后不需要排气,但如果宝宝本身容易吐奶或溢奶,就要给宝宝拍拍背,帮助他排气。此外,让宝宝吃奶后朝右侧睡,可改善吐奶和消化不良,就算吐奶,也会从嘴旁边流出,不容易出现呛奶。 .头部的照护 有些新生儿有头部血肿,也就是在头部出现一块凸起,但并不会超过骨头缝。这种现象大多是在出生后造成的。通常两三个月之后会自行吸收,因此不必太在意。 为了让宝宝的头型比较好看,妈妈在喂奶后,可以先让宝宝侧向右睡,以帮助消化,两小时后,再将宝宝翻向左侧睡。 .眼睛的照护 宝宝的眼睛多少都有点分泌物,且应该是透明的或是白色的,若发现分泌物为黄绿色,或者突然增多,就要就医院检查了。 新手妈妈可以使用消毒棉棒,蘸生理盐水,由内向外清洁宝宝的眼睛,把分泌物清除掉。要特别注意的是,使用过的棉棒绝对不能重复使用,应该换干净的。此外,妈妈平时也可以按摩宝宝的鼻泪管,使其更加通畅。这有助于改善眼睛产生分泌物的情况。 .耳鼻喉的照护 正常情况下,耳朵并不产生液态分泌物,如果有,则可能是感染的表现,一定要尽快带宝宝就医。 宝宝哭起来时,鼻子会分泌鼻涕。因此,妈妈平时可以准备细棉棒(专门用于清洁耳朵或鼻子的),来清洁宝宝的鼻腔,让鼻腔保持畅通。 一般来说,宝宝的哭声应该十分清澈,没有任何杂音或痰音,否则可能是感冒了,应就医诊治。 .皮肤的照护 新生儿常出现脱皮,尤其是手的末梢,但随着生长发育渐渐改善,如果宝宝的皮肤或肢体末梢比较干燥,甚至出现皲裂,妈妈可以帮宝宝涂抹适量的婴儿乳液,婴儿油。 .体温问题 宝宝的正常体温介于36。5-37。5之间,测量体温时,要尽量让宝宝保持安静的状态,不要在哭闹时测体温,以免影响结果。此外,宝宝刚喝完牛奶时体温较高,刚洗完澡时则较低,所以应避开这两个时间段。 .当宝宝体温高于37。4度时,应先观察室温是否过高,宝宝衣服是否穿太多,一般来说,宝宝穿衣原则:大人穿一件,宝宝穿二件,并不需要太多的衣服。 排除上述原因后,妈妈可先安抚宝宝,让宝宝睡一小时再量体温,若仍高于38度,就可能发烧。 那么宝宝的体温低于36。5度该怎么办呢?妈妈可先检查是不是衣服穿得不够,或是室温太低。一般室温应保持在26-28度。 .排泄问题 一般问题下,两小时就应检查一下宝宝的尿布,如果发现宝宝解便了,就应立即换尿布。新生儿到底何时才解便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宝宝出生两三天后才会解便,有的则会立即解便。一般喝母乳的宝宝大便稀软,若有黏液便,脓血便,或伴有严重腥臭味,就必须就医了。 .哭闹问题 如果宝宝不停哭闹,妈妈要首先检查尿布,看宝宝是否尿。此外,太冷或太热也会让宝宝哭闹不安。新妈妈要检查宝宝是否出汗或手脚发凉,然后调整宝宝的衣物和室内温度。此外,宝宝哭闹还可能因为饿了。 如果妈妈确认宝宝没有上述原因而仍哭闹,那么不防抱抱他,因为孩子可能希望得到大人的关心和抚爱。妈妈最好等宝宝哭一会儿再去抱他,否则就会使他养成一哭就有人抱的心理定势。 如果宝宝哭闹是因为腹胀等不舒服的缘故,妈妈可以轻拍小肚子来缓急腹胀。此外,也可以使用薄荷油,加上等量的水稀释,涂抹在整个腹部,并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来帮助排气。 .换尿布 新妈妈在帮宝宝换尿布的时候,无论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都应从前往后擦拭。必须擦干净。另外,不可以重复使用用过的卫生纸。 如果新妈妈在帮宝宝清洁完小屁股后,使用痱子粉来保持屁股干爽。此时,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吸入痱子粉,否则会造成剧烈咳嗽等肺部问题。只要新妈妈定时检查尿布,清洁小屁股,不会造成宝宝小屁股发红或出现尿布疹等问题。 .洗澡 新妈妈必须知道,宝宝最好每天洗一次澡,除了能够去污垢和细菌,避免生病外,妈妈还可以通过洗澡来观察宝宝的活动力,皮肤状况等。 最好在吃奶前洗澡,如果宝宝刚好吃过奶了,必须等两小时以后再洗,才不会造成呕吐。妈妈可选择一天中较温暖的时间给宝宝洗澡,比如上午10点到下午2点。 另外,不要每次洗澡都使用香皂来给宝宝清洁皮肤,过渡清洁容易造成感染,一般每周用一两次即可。 .睡眠时间 新生儿一般每天要睡16-20小时,在宝宝醒着的时候,不防多给他些刺激,比如多对他说话来增加听觉刺激,拿一些颜色鲜明的玩具给他玩来增加视觉刺激,多摸摸他的皮肤,帮他按摩来增加触觉上的刺激。另外,白天应该尽量保持室内的明亮,让宝宝理解白天黑夜的区别。有助于养成规律的睡眠。 无论宝宝趴睡还是侧睡、仰睡,妈妈都要经常观察宝宝是否有异常,包括被子、枕头是否异常,以避免睡眠可能发生的窒息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