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的肚脐怎么护理?
肚脐“痊愈”日
脐带脱落的时间与新生儿出生后脐带结扎的方法有关,一般来说,如果残留端很短,脐带在24—48小时内就会自然干瘪,3—4天后开始脱落,残留端较长的话,则需要5—7天左右,大多数宝宝在半个月左右可以自行愈合。
“问题”肚脐面面观
脐带在脱落的过程中,其创面成为细菌入侵的门户,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父母们需要小心呵护,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各异的护理措施。
肚脐潮湿
脐带周围的干燥清洁是帮助痊愈的重中之重,一旦脐部潮湿,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甚至引发脐炎。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保持脐部的干燥:
1、在给宝宝洗澡的过程中,最好选择擦浴,避免脐部碰到水;也可以到药店买一种新生儿专用的脐部防水贴,以保护脐部。
2、为了防止尿液污染脐部,最好选择那种可以留出脐部空间的尿不湿,做好隔离措施,及时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尿布勤更换。
3、在保持干燥的同时,还要注意肚脐的通风,不要盖得过厚,防止产生水气;一旦发现肚脐有潮湿状况,应立即用棉布轻轻吸干。
tip:千万不要把爽身粉撒在肚脐周围,不利于脐部的正常呼吸,而且有感染的危险。
肚脐流脓
有的宝宝脐部会有少量液体,或者脓液流出,但没有其他红肿症状,不用过于担心。可用婴儿专用棉签蘸75%的酒精把脓液轻轻擦干净,然后再把酒精从脐根部开始,慢慢向外擦拭脐部周围皮肤,不要来回乱擦,以免引起感染。
tip:千万不要用龙胆紫涂在脐部,这样不但会影响对脐部状况的观察,而且还会使脐部表面结痂,阻碍脓液的排出,加重症状。
肚脐变黑
有些宝宝的脐带残留会变成干黑色,这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呢?其实这也是脐带脱落前的一种表象,可以用95%的酒精轻轻擦洗,帮助干黑的脐带自行脱落。
tip: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在保证新生儿一切正常的前提下,要静待脐带的自行脱落,千万不能着急去拉扯,甚至盲目地剪断。
肚脐红肿
如果新生儿的肚脐一直都不见痊愈,而且出现红肿状况,宝宝的健康情况也不理想,那么有可能患了脐炎。除了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之外,还要注意脐部的保护,防止灰尘的污染,可以轻轻用纱布盖一下。
tip:如果新生儿脐部未见明显好转,要及时就医治疗,看是否有其他疾病隐患。
婴儿肚脐眼的护理
新生宝宝脐部护理要点
养育一个新生宝宝,最重要的是喂养和护理。新生儿的脐部护理,是其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环。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联系的纽带,里面有二根脐动脉和一根脐静脉,是胎内输送营养和氧气的渠道。新生儿出生后,经夹紧,结扎,切断处理后,残端往往在生后1-3天内干枯脱落,此后脐内血管收缩,脐部皮肤向内牵拉而凹陷,形成脐窝,即平时所说的肚脐眼。
一、新生儿脐带的护理应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脐带未脱落之前
脐带被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所以脐带的消毒护理十分重要:在脐带未脱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特别是尿布不要盖到脐部,以免排尿后湿到脐部创面。要经常检查包扎的纱布外面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签轻拭脐带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脱落。
第二阶段:脐带脱落之后
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可用75%酒精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以前曾经有人主张局部涂1%的甲紫(紫药水),因甲紫有杀菌、收敛作用,但由于甲紫的穿透力弱,有时表皮已有痂皮形成而底下却窝芷着脓肿,故现在多数主张采用蘸了75%酒精的棉签消毒。
但切忌往脐部撒消炎药粉,以防引起感染。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其周围皮肤有红、肿、热、且小儿出现厌食、呕吐、发热或体温不升(肛表温度低于35摄氏度),提示有脐炎,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二、父母在护理新生儿脐部时需要特别注意脐疝,它是儿童常见病。
有些小宝宝,尤其是未足月的早产儿,脐带脱落后在肚脐处会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园形肿块,这就是脐疝。它小如黄豆大小,大的可像核桃,当小儿平卧,安静时,肿块消失,而在直立,哭闹、咳嗽、排便时肿块又突出。用手指压迫突出部,肿块很容易回复到腹腔内,有时还可以听到咕噜噜的声音,如果把手指伸入脐孔,可以很清楚地摸到脐疝的边缘。
1、发生脐疝的原因:
婴儿脐带脱落后,脐孔两边的腹直肌尚未合拢,一旦腹腔内压力增高,腹膜便向外突出而造成疝。脐疝的内容物是肠管的一部分。
2、帮助脐疝自然愈合的措施:
随着年龄的增长,疝环口也会逐渐缩小,一般在2岁以内部可自然闭合,因此只要没有腹痛,呕吐(肠子被环口夹住)或局部感染,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如果脐疝较大,为了加快其愈合,可取一条宽约4-5厘米的松紧带,在其中心处用布固定半只乒乓球,球的凸面对准脐孔,使肠子不再突出,松紧带两头用可调节长短的扣子固定,压力应保持在既能保证肠子不再突出,而又不影响呼吸和吃奶为准,使用后每2-3小时检查一次,以防止皮肤擦伤。
值得注意的是,曾有人主张用钱币压迫或绷带扎紧,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婴儿的腹部呈圆形,绷带过紧会造成局部皮肤坏死,所以还是应该用乒乓球压迫,这样既安全效果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