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婴儿的日常护理
小宝宝的衣服最好是纯棉的,而且要用专用的盆洗,平时不要热到宝宝,喂奶的时候不要一次喂的太多,不要喂的太急,喂完以后要拍咯,注意孩子肚子的保暖。
二、如何正确照料新生婴儿
特别介绍一些儿童护理方面的常识。
脐部 婴儿出生后,医生就会剪断脐带并用消毒纱布包扎好,一星期左右就会自然脱落。家长如果给孩子洗澡,就不要把孩子在水中浸泡过久。另外,垫尿布时,如果尿布比较长,最好要在腰部处反折下来,以免尿液蔓延至脐部。洗完澡要用酒精棉消毒脐部,并注意观察脐带周围是否有红肿、渗水或特殊气味,如果有异常要及时看医生。
屁股护理 屁股的工作很频繁,如果不小心会引起尿布皮炎。在选择尿布时,应该分别选用布尿布和纸尿裤。一般来说,布尿布更贴身、透气,经济环保,晴好的白天与夏天使用起来很方便。纸尿裤在阴雨天与夜晚可以非常方便。还有大便后,要用温水把屁股洗干净,尤其是腹泻的孩子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做好,而且用毛巾擦干皮肤时,要轻轻把水吸干,而不是来回擦拭皮肤,以免损伤娇嫩的会阴部及肛门周围皮肤。
有些家长在使用尿布时经常忘了更换,特别是用纸尿布时,认为纸尿布的吸水性好,多用一段时间没关系,但尿布疹往往发生在这些宝宝身上。处理的办法是勤动手,保持局部干燥。布尿布要经常晒太阳,以杀灭细菌。另外,孩子刚换下尿布后或刚刚方便后,就让屁股自然晾晒一会儿,不要立刻就包上。
眼睛 眼睛的护理需要非常小心,孩子出生时容易携带致病菌,尤其是眼部容易发生结膜炎,另外孩子还喜欢小手乱抓异物等,都较容易伤及眼部。一般情况下,可以用温开水清洗眼部,如果结膜比较红,可以用眼药水点眼,每天3次。如果是抓伤,最好把指甲剪短并戴上薄手套,以防抓伤。眼部异物可以轻轻地用水冲洗或用消毒棉签擦拭掉,如果比较困难,最好找医生处理,以免伤及眼角膜。
耳朵 给孩子洗澡时,尽量避免洗澡水流进外耳道,如果不小心流进去,则可把孩子的头侧向一边,有利于水流出,也用棉签轻轻地把水擦拭掉,但不要把棉签插进外耳道。在感冒时也要小心孩子是否有耳朵的不适,是否有分泌物流出或有特殊异味。如果孩子老是抓耳朵,要小心患中耳炎的可能。
口腔 要保持口腔的清洁,尤其是进食后要适当喂些温开水,不要嘴里总有食物残渣。如果嘴里出现白色的分泌物,则可能是患了鹅口疮,需要用抗霉菌的药物、紫药水等抗霉菌。平时可适当给孩子补充维生素,以保持口腔黏膜的完整,防止口腔炎。
头垢 经常有宝宝在头皮上有一层黄褐色、鱼鳞般的污垢,很不好看。曾经有家长用力把它们抠掉,或用草药外敷,这些都很危险,尤其是在脑门附近,这样做非常危险,笔者曾经接诊过一例因此而引起脑部感染的患者,最后孩子发生细菌性脑膜炎,导致肢体瘫痪。正确的办法是用植物油软化,渐渐会自然脱落。一般到6个月左右,宝宝的头皮就干净了。
三、刚出生的婴儿肚脐怎么护理常识
对于刚出生的婴儿,他们的肚脐是需要护理的。婴儿的皮肤是很嫩的,护理起来是需要小心谨慎的。对于很多新手家长在护理的时候是特别紧张的,恐怕护理不好影响婴儿的健康。那么一起了解一下刚出生的婴儿肚脐怎么护理常识。
1、纱布不能弄湿:刚出生的婴儿过两三天以后,包裹在肚脐上消毒的纱布是不能沾湿的,在给婴儿换尿布的时候,千万避开肚脐位置,避免因为尿液弄湿引起感染。
2、给肚脐消毒:婴儿的脐带还没有掉下来之前,家长要给肚子进行消毒,轻轻的擦一下就可以,不要碰到皮肤,连续消毒几天,纱布就能掉下来,有利于肚脐恢复。
3、肚脐部位要干燥:在脐带没掉下来之前,一定要肚脐是干燥的。避免出现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所以最好给宝宝使用透气好的、纯棉的衣服或是裤子。
4、自然脱落以后也要消毒:婴儿脐带自己脱落以后,家长也要继续给他们进行消毒,坚持几天,等干巴以后,就会痊愈。
婴儿的的肚脐护理是很关键的,千万要注意的是不能进水。在脐带没有掉下来之前,不要给他们洗澡,穿的衣服也要纯棉的,柔软的料子,避免皮肤摩擦到肚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