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龄31周早产的孩子怎么照顾?
照顾胎龄31周的早产儿需要特别细致的护理和医疗支持,因为他们的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以下是一些关键方面的指导:
1. 医疗支持与住院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31周早产儿通常需要在NICU接受专业监护,直到生命体征稳定(如自主呼吸、体温调节、喂养能力达标)。
呼吸支持:肺部发育不成熟可能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可能需要无创呼吸机(如CPAP)或氧气支持。
感染预防:严格消毒措施,避免探视,医护人员和家长需勤洗手。
2. 营养与喂养
母乳优先:母乳含有抗体和营养素,可降低感染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风险。若无法直接哺乳,需泵出母乳并通过鼻饲管或奶瓶喂养。
强化母乳/早产儿配方奶:医生可能建议添加母乳强化剂或特殊配方奶,以补充额外热量、蛋白质和矿物质。
少量多次喂养:早产儿胃容量小,需按需喂养(通常每2-3小时一次),观察腹胀、呕吐等不耐受表现。
3. 维持体温
保暖措施:使用保温箱(暖箱)维持中性温度(约32-34℃),避免低体温(可能导致低血糖或代谢紊乱)。
“袋鼠式护理”:当婴儿情况稳定后,每天与父母皮肤接触可促进体温调节、母乳分泌和亲子 bonding。
4. 生长与发育监测
定期评估:医生会跟踪体重、头围、身长增长曲线(需使用早产儿专用生长曲线)。
纠正月龄:评估发育里程碑(如抬头、追视)时,需按预产期计算纠正月龄(实际月龄减去早产周数)。
早期干预:如有肌张力异常或发育迟缓,需物理治疗或康复训练。
5. 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出院准备:确保婴儿能自主吃奶、体温稳定、体重持续增长(通常达2公斤左右)。
居家环境:
保持室温24-26℃,湿度50-60%。
避免二手烟、拥挤人群。
使用仰卧位睡觉,避免柔软床上用品。
疫苗接种:按纠正月龄接种,流感季需特别注意。
6. 家长心理支持
情绪疏导:早产儿父母易焦虑,可寻求心理咨询或加入早产儿互助社群。
参与护理:在NICU学习换尿布、喂养等技能,逐步建立照顾信心。
7. 长期随访
专科随访:定期检查视力(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听力、心肺功能及神经系统发育。
营养补充:可能需要持续补充铁剂、维生素D等。
何时需紧急就医?
呼吸暂停或发绀(口唇青紫)。
喂养困难、拒奶、呕吐胆汁样物。
体温不稳定(低于36℃或高于37.5℃)。
嗜睡、反应差或抽搐。
31周早产儿经过专业护理后多数预后良好,但个体差异较大。与NICU团队保持密切沟通,严格遵循出院指导,是帮助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
早产儿的护理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
护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感染: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彻底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注意保暖:对早产儿要注意保温问题,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一28℃,室内相对湿度55%一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当婴儿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但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
3、精心喂养:早产儿更需要母乳喂养。因为早产母亲的奶中所含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较足月儿母乳多,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且早产母亲的奶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所以妈妈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喂养孩子。母亲要尽可能地与早产儿接触,如母婴同室病房,妈妈一定要陪伴孩子住入母婴同室病房。对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孩子,妈妈要按时挤奶(至少每三小时挤一次),然后将挤出来的奶喂婴儿。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应该使用早产儿专用奶粉。
4、婴儿抚触:抚触给孩子带来的触觉上的刺激会在孩子大脑形成一种反射,这时孩子的眼睛、手脚跟着活动起来,当这种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和活动较多时,就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育。还有一个好处是孩子可以减少哭闹,可以更好地睡眠。而腹部的按摩,可以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
5、有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①体温下降到35℃以下,或上升到38℃以上,采取相应的升温或降温措施后,仍没有效果者;②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时;③吃奶骤减,脸色蜡黄,哭声很弱时;④突然发生腹胀时;⑤发生痉挛、抽搐时。
6、在护理早产儿时,千万不要急躁,要精心,多观察孩子变化,但不要过分紧张,要科学调理,要有信心,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的。实践证明,2岁前是弥补先天不足的宝贵时间,只要科学地喂养,在两周岁以前早产儿的体质赶上正常儿是完全可能的。这样的早产儿,体力、智力都不会比正常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