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期保健知识有哪些
整个妊娠期长达40周左右。在这漫长的日子里,孕妇除了定期产前检查之外,在衣、食、住、行以至劳动、工作和休息等方面都要适当安排,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1、衣着 孕妇穿的衣服要宽松,式样简单而寒暖适宜。
2、饮食 孕妇需要增加营养,饮食要均匀,多样化,易于消化,富于蛋白质和维生素,并且应多喝水以及挑选富含纤维素与果胶的蔬菜、水果、像芹菜、韭菜、苹果、梨等,以利通便。妊娠后半期中,比较理想的膳食是每天用粮8两-1斤,肉鱼2-4两,蔬菜1斤(多品种),鸡蛋2-3个或豆制品2-3两,植物油半两,牛奶半磅,水果1-2个,每周加食黑木耳、紫菜、海带一次。另外,还需补充一些铁剂、钙剂及维生素d,才能万无一失。 3、睡眠与休息 孕妇需要充足的睡眠与适当的休息。晚上至少睡8小时,中午最好休息片刻。均以侧卧为宜,妊娠子宫往往右旋,左侧卧便可纠正它的右旋而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以提高胎儿的血供。
4、劳动 妊娠以后,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可做些日常家务,但要注意避免腹部受撞击,不提过重物件。
5、清洁卫生 怀孕期间,汗腺及皮脂腺分泌增多,阴道分泌物也增多。因此,应当勤洗澡、勤洗外阴、勤换内衣,以及保持体表清洁。
6、 妊娠期间应尽量避免。怀孕早期,可引起盆腔充血,激发子宫收缩而导致流产,怀孕后期,则有可能造成早产,并将细菌带入阴道,上行至子宫腔,导致产前、产时或产后感染。
7、防病和合理用药
(1)孕期要注意卫生保健,预防各种疾病。尤其预防流感、风疹、带状疱疹、单纯胞疹等病毒的感染,这些病毒对胎儿危害最大,可通过胎盘侵害胎儿,导致胎儿生长迟缓,智力缺陷,各种畸形,甚至引起流产死胎等。因此,孕期预防疾病防止病毒感染非常重要。
(2)妊娠期间孕妇一定要谨慎用药,尤其是头三个月,正是胎儿各器官发育和形成的重 要时期,此时胎儿对药物特别敏感。
孕期不应有的十种心理 1、烦躁心理,孕妇不要因妊娠反应而心情恶劣,烦闷不安,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保持心理平衡;
2、担心心理,孕妇会担心胎儿的健康,应把你的担心说出来依靠科学的手段来确定,而不要盲目担心;
3、忧郁心理,忧郁情绪会造成孕妇失眠、厌食、性机能减退和植物神经紊乱。 对胎儿的生长不利;
4、淡漠心理,妊娠期间,孕妇可能只关心体内的胎儿而对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这样会影响夫妻感情;
5、依赖心理,总希望丈夫能时时陪在身边,过分依赖丈夫或母亲这样显然不行,孕妇应体谅丈夫的事业和工作,应学会自强自立,学会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理和自我平衡;
6、暴躁心理,有些妇女怀孕后,爱发脾气,尚不知孕妇发怒时,血液中的激素和有害化学物质浓度会剧增,并通过“胎盘屏障”,使胎儿直接受害,在怀7-10周时,经常发怒,可能造成胎儿腭裂和兔唇;
7、猜想心理,总想在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担心宝宝的性别给自己的压力(来自夫家),无形中给孕妇造成心理负担;
8、羞怯心理,怕别人看出自己怀孕了,羞于出现在公共场所,这完全是不必要的;
9、焦急心理,期盼宝宝、担心宝宝而整天焦躁不安;
10、紧张心理,偏听信长辈的话对分娩产生一种恐惧。
二、怀孕初期应该特别注意些什么?
三个月前饮食清淡,叶酸要补预防宝宝畸形。三个月后要补钙,饮食要少食多餐。另外前三个月后三个月绝对不能同房!
三、怀孕期间需注意哪些知识?
不吸烟、不喝酒、少喝咖啡、茶及所有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
四、怀孕都需要哪些知识?
本来月经周期规律的育龄妇女,一旦超过10天未来月经,首先应考虑怀孕。
l 孕早期反应 怀孕早期,孕妇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喜食酸物等现象。
l 乳房变化 怀孕初期,孕妇常感到乳房胀、硬、有触痛,乳头疼痛,而且乳头及乳晕皮肤颜色加深。
五、孕妇相关知识
妊娠后呼吸次数不变,但每分钟通气量由妊娠前的8升/分增加至足月妊娠的11升/分,由于通气量的增加孕妇需要吸入更多的氧气,以保障胎儿和胎盘对氧的需要,同时呼气时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有利于胎儿体内二氧化碳向母体扩散及排放。 因此,对宝宝出生前的治疗,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给妈妈吸氧。 采用常压氧疗法,也就是通过给妈妈吸氧15分钟、中间休息5分钟、再吸15分钟的治疗方法,它可以迅速增加母体、胎盘和胎儿的血氧分压、血氧含量和氧气贮备量,使胎盘能得到充分的氧供应,加速母体内营养物质向胎儿体内渗透,改善胎儿缺氧,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因此,在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功能不良、胎儿心律失常等情况下,采用常压氧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又十分安全。 另外,患有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病的孕妇则更需要用氧气,实行辅助治疗。 当您身感不适、疲劳、头晕时,您不妨吸一会新鲜纯净的医药氧气,这样,能使您母子更加健康
QQ 网名seo-域名快速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