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宝胀气哭闹不止怎么办?
宝宝胀气与消化不良,胃功能差,胃动力不足等有关,容易引起肚子疼,易哭闹等,也不能排除与便秘有关,可以顺时针按摩腹部,同时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有利于缓解胀气,同时服用妈咪爱,吗丁啉口服液治疗,注意少食多餐,避免腹部着凉,严重的建议您到医院消化内科或儿科检查看看。
二、宝宝胀气不停哭闹怎么办?
这种情况考虑可能是由于胃肠蠕动功能慢导致的便秘。建议给宝宝口服妈咪爱调节肠道菌群。平时注意宝宝的饮食清淡,不要吃些辛辣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注意保宝宝的腹部保暖,避免着凉,可以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有助于肠胃蠕动。
三、宝宝晚上总是哭闹,可能是肚子胀气有什么办法?
宝宝晚上哭闹总是肚子胀气,考虑孩子可能是因为消化不良的原因造成的,在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服用一些调理身体,这期间多观察宝宝的状况,避免让孩子大哭不止,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儿科就诊治疗,可以给孩子吃一些清淡有营养的食物。
四、宝宝为满月,肚子胀气,一直哭闹不止,怎么办?
有可能是宝宝有点消化不良引起的,给宝宝喝一些些益生菌,调节肠道蠕动,帮助宝宝进行消化,也有可能是宝宝肚子受凉引起的,建议平时顺时针揉揉宝宝肚子进行外部按摩增加宝宝肠道蠕动,或者是给宝宝贴丁桂儿脐贴。慢慢是可以恢复的,不要想太多,给自己压力,平时的话注意多给他喂上一些水就可以了,注意自己的饮食搭配。
五、宝宝长牙会哭闹几天,如何缓解宝宝长牙哭闹?
大多数宝宝长牙的时候都可能会出现哭闹的情况。因此这个是属于比较正常的现象。家长可以选择用干净的手指放入宝宝的口中帮助宝宝摩擦牙龈,这样能够减轻宝宝的不适;而且在宝宝长牙的时候,家长都会大量的买磨牙工具等给宝宝,要注意正确的使用磨牙等辅助工具,过多的使用牙胶对于宝宝来说是不利的;母乳喂养对于宝宝的长牙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六、宝宝哭闹安抚技巧?
1. 宝宝哭闹的安抚技巧是存在的。2. 宝宝哭闹的原因可能是饥饿、疲劳、不舒服、需要换尿布等。可以通过喂食、给予适当的休息、检查身体是否有不适、及时更换尿布等方式来解决宝宝的哭闹问题。3. 此外,还可以尝试使用轻柔的声音、轻拍宝宝的背部、轻轻摇晃宝宝、给予适当的安抚玩具等方法来安抚宝宝的情绪。同时,建立一个稳定的作息时间表和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也有助于宝宝的安抚和睡眠。每个宝宝都有不同的个性和需求,因此需要不断尝试和了解宝宝的喜好和习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宝宝的安抚技巧。此外,家长的耐心和关爱也是宝宝安抚的重要因素,给予宝宝足够的关注和爱护,可以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从而更好地安抚宝宝的情绪。
七、宝宝哭闹的声音?
呱呱[ɡū ɡū]
汉语词语
呱呱是汉语词语,形容小儿哭声,古代指悲泣声。
出处
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
解释
呱呱 gūgū
【属性】多音词
【读音】gūgū
【释义】①<书>小儿哭声
②[古]指悲泣声。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母兄~泣相守,三载厌食钟山薇。
八、宝宝晚上哭闹,蹬腿?
宝宝如果出现晚上哭闹蹬腿,不容易入眠等情况,有可能是缺钙引起的症状。建议带宝宝去医院小儿科就诊,配合医生做微量元素检查,确诊是否有缺钙的情况,确诊后配合医生使用维生素d3和钙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让宝宝多晒太阳,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
九、宝宝为什么老是哭闹
宝宝为什么老是哭闹
每个父母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宝宝为什么老是哭闹?尤其是对于初为父母的新手来说,面对宝宝不断的哭闹,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无助。然而,我们需要明白,宝宝哭闹是他们表达需求和沟通的方式。在这篇博文中,我将向大家分享一些常见的宝宝哭闹的原因以及应对方法。
生理需求
宝宝哭闹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是他们有生理需求。宝宝的胃口可能会很大,所以饥饿是一个常见的原因。如果宝宝哭闹不止,你可以尝试喂奶或固体食物来满足他们的饥饿感。另外,宝宝可能需要换尿布或拥抱,这也是他们哭闹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及时满足宝宝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疼痛或不适
宝宝哭闹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他们可能感到疼痛或不适。宝宝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牙龈发炎或其他身体不适的情况,这会导致他们哭闹。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留意宝宝身体上的任何异常。如果有疼痛或不适的迹象,及时咨询医生寻求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缺乏安全感
宝宝哭闹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他们缺乏安全感。新生儿是非常脆弱的,他们需要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和陪伴。当宝宝感到孤独或不安全时,他们会通过哭闹来寻求安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给予宝宝更多的亲密接触和爱抚,以使他们感到安心和安全。
过度疲劳
过度疲劳也是宝宝哭闹的一个常见原因。宝宝可能会因为长时间的清醒或过度刺激而疲劳。这会导致他们情绪不稳定,并表现出哭闹的行为。为了预防宝宝过度疲劳,我们可以给他们创造一个安静和舒适的环境,并确保他们有足够的睡眠。
情绪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宝宝哭闹也是他们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宝宝可能因为焦虑、不安或不满而哭闹。他们还不懂得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所以哭闹成为了他们表达情感和需求的方法。作为父母,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表情和姿势来理解他们的情绪,并尝试给予他们适当的安抚和支持。
文化差异
最后,我们还要考虑到文化差异可能对宝宝哭闹产生影响。在某些文化中,哭闹被认为是宝宝成长的一部分,而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给予更多安抚和照顾。了解自身文化的观念,并与伴侣和家人进行沟通非常重要。找到适合自己和宝宝的方式来处理宝宝的哭闹是非常关键的。
总的来说,宝宝哭闹是他们与世界沟通和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作为父母,我们需要耐心地倾听宝宝的哭闹,并尝试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宝宝的生理和情感状态,及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宝宝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和有效的沟通,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十、我怀疑宝宝有胀气,请问宝宝胀气有什么症状啊?
文章首发于2017年12月。
来自爸爸的带娃日记
一、刚出了月子的牢房,又进入了哭闹的狂风暴雨
4月12日,我们数着日子的坚持终于熬到头了!我们出月子了!作为一个会喂奶、会洗澡、会按摩、会哄睡、会坐月子餐的全能奶爸和超级好老公,沐浴着全家人对我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一发不可收拾的敬佩和夸奖,我气宇轩昂的抱着我的宝贝女儿(小名字:小番茄),挽着我的伟大的老婆,昂首阔步的终于走出了最艰辛的第一个月了!还~有~谁!敢说爸爸不会带孩子?!还~有~谁!敢说没奶就不能当娘的?!
带着这份傲骄的心情,我带着母女俩去吃了顿牛排,改善了一下伙食。
不过,到了晚上,还没等肚子里的牛肉消化完,宝宝响彻云霄又贯彻整晚的哭闹却又将我打回了原形……
二、方法用尽,却毫无作用
出月的第一个晚上。本以为孩子还会夜奶1-2次,并像往常一样一睡到天亮。可是等我照顾好妈妈和孩子入睡之后,自己刚躺下,孩子就忽然从睡梦中惊醒,毫无过渡的开始了撕心裂肺的哭闹,着实吓了我一跳。
一开始,我还算镇定,例行三样检查:温度冷热、尿布、喂奶。相信只要一喂奶,孩子就不会哭了。可奇怪的是,这一次喂奶也没用。宝宝没有像小天使一样安详的躺在我怀里吸奶,却像是条离开水的小鱼,在我的怀里挣扎,感觉总想挺直身子摆脱我一样在我怀里扭来扭去。
我有点慌了,安抚奶嘴、听水声(小番茄很喜欢听这个声音)、抱着走来走去、甚至冒着吵醒妈妈的风险(妈妈白天哺乳很累,我坚持要妈妈睡觉,晚上我来打理),给孩子大声放着hip pop。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半夜2点钟,一个蓬头垢面的大叔抱着一个小比比,在客厅昏暗的灯光下跳着hip pop的场景。
可是,然!并!卵!
我尽我最大的努力安抚,孩子也在尽最大的努力在我怀里痛苦的扭动、哭闹着。不过还好,到了后半夜,孩子逐渐慢慢睡去,我这才放宽心,自己灰溜溜的睡了,边躺下我边发誓这件事一定不能传出去,不然今天的傲娇可就成明天的笑料了~~~~
三、排除其他可能性,原来是孩子胀气了
第二天早上,我越想越不对,于是跟妈妈一起带着小番茄去妇幼保健院咨询了儿科医生。做了检查以后,排除孩子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之后,判断小番茄可能是因为胀气而哭闹的。
在这里要先说明一下,并不是孩子半夜哭闹就一定是胀气。还有可能是其他肠胃疾病、温度问题、佝偻病、蛲虫病等等,甚至是白天受到了惊吓都有可能导致晚上不正常的哭闹。所以在断定孩子胀气之前,一定要先确定并排除了其他可能性之后再针对孩子的特定情况进行处理。如果不确定,一定要像我这样及时去医院找专科医生处理才来的更安心一些。
(一)婴儿胀气是常态
医生告诉我,孩子一般会在1个月左右开始出现较为严重的胀气现象,通常2个月之后会有缓解,极少数情况下会延续到4个月之后,这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很少有孩子会侥幸躲过这种成长的烦恼。而通常胀气导致的肠绞痛是导致宝宝半夜无任何先兆忽然高声啼哭的直接原因。一般胀气会在前半夜或者后半夜发生,但不太可能会持续整个晚上。
(二)胀气克星——飞机抱
飞机抱可以有效的帮助宝宝排除肠胃中的气体,并且能很快让宝宝从因胀气而导致的肠绞痛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根据我的实践,之前还在痛哭流涕呢,飞机抱一分钟后就可以舒服到眼神呆滞了~(看下图就知道了)
个人经验,最省力的飞机抱方法:一只手从宝宝两腿中间穿过,手掌轻轻扶住孩子肋骨以下的胃部,另一只手穿过宝宝外侧的腋下,同时搭起外侧的手臂(以减少宝宝颈部支撑的压力)并将手掌护住宝宝的腰部和臀部,方便安抚时拍打(还是看下图)。
需要注意的是:
①注意及时擦拭宝宝流出的口水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宝宝飞机抱都会流口水,不过我家的这位的口水绝对可以说是汇流成河呀~~
②不要来回或者上下晃动宝宝
宝宝哭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本能的晃动宝宝,以为这样可以安抚宝宝。但是这样的晃动会增加空气进入宝宝肠胃的概率,不利于胀气的缓解。所以正确的方法是不要晃动,而是用手臂规律、坚定的轻轻拍打孩子的臀部。如果不放心,可以抱着比比,大人上半身缓慢前后、左右或者绕圈的摇摆(模仿电动摇椅的摆动体验)。
同时大人可以在宝宝耳边用“哦~哦~哦~”或者“丝~丝~丝”的重复的语音安抚孩子尽快停止哭泣
③再度哭泣便可调换姿势
当宝宝飞机抱舒服一阵之后再度哭泣,就可以调整为正常的姿势,尝试哄睡。
(三)妈妈亲喂时注意孩子的吃奶速度
我老婆的奶水属于“奶牛”型,宝宝一吸会彪出来那种,出奶速度超快。所以每次亲喂刚开始的时候,彪出来的奶水经常会呛到宝宝。而希尔斯育儿百科中说过,过快的吃奶也可能会导致胀气。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那段时间里几乎每次亲喂完宝宝,宝宝都会胀气和频繁的吐奶。于是我们做出了调整,每次亲喂之前先用吸奶器将部分奶水从涨涨的乳房中吸出来一点,然后再喂宝宝。情况得到了缓解了。
(四)可使用防胀气奶瓶
一般奶瓶和奶嘴在宝宝吸奶的同时,因为瓶内奶量减少空气会同时通过奶嘴进入瓶中的奶水里形成气泡,这时候宝宝就很容易将气泡和奶水一同吸进肚子里,较多的气泡就可能导致宝宝之后的胀气。而防胀气奶瓶或者奶嘴通常会有另一个进气孔让空气进入奶瓶中,而不会将空气参杂到奶水中。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孩子胀气的可能性。
(五)拍嗝的正确打开方式
拍嗝是带孩子基本功,具体方法不在这里多说了,不过拍嗝的时机很重要。我家宝宝在1个多月的时候我们发现每次吃完奶立刻就拍嗝就会非常容易吐奶,基本上100%的概率会吐奶。到最后弄得我们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了,宝宝打个嗝我们会下意识的将手放在纸巾盒上随时待命。
于是我们做了改变:吃完奶之后我们改变了以往立刻拍嗝的流程,而是有一定角度倾斜着(10度左右)让宝宝平躺在我们怀里静候大概10分钟之后再拍嗝。情况有所缓解。
再讲讲拍嗝的手法,我的岳母看孩子吐奶心急,帮她拍嗝,一个大五指山就往后背拍下去,连续持续十几分钟。可怜的小番茄就这样被外婆拍的不明就里,两眼瞪得大大的,被拍的摇头晃脑,我看着都觉得要晕车的感觉~~~~于是为了感谢阿婆的悉心照料,以后,都是我来拍嗝了……拍嗝的手势很重要,伸直了手指去拍孩子后背的话不但孩子受力很重,而且如果用力过猛,容易影响宝宝的内脏。最好还是五指并拢,使掌心内凹成一个中空结构,轻轻高频率的从下往上拍打孩子后背。其实实在不行,从上往下慢慢轻抚孩子后背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拍嗝。
当然,还有很多方法,比如摇晃法、俯卧拍嗝法等等。不过这些方法太激进,我们家小公主比较敏感,都不能用。如果需要其他方法,丁香妈妈里面有很专业的专门描述拍嗝的方法,大家可以参看。
(六)宝宝胀气,上下要兼顾
肠胃胀气不光是要宝宝将胃里的气体排出(打不出嗝),肠道里可能也会有气体让宝宝痛苦不已(放不出屁)。我家小番茄有时候会身体痛苦的卷曲在一起,小脚丫子用力往上翘起来,一直的哭,然后有可能过一会会放一次屁。之前觉得不可思议,宝贝放个屁还那么大阵仗,不过细细观察觉得不对劲,感觉是有屁挤不出来,而且很痛苦。我们选用的是膝盖顶压法来帮助宝宝放屁:
可以让宝宝平躺,大人双手分别轻轻抓住宝宝的两个小腿(如上图),让宝宝屈膝,慢慢推压宝宝的双腿,使两膝盖并拢并抵住宝宝的小腹的位置,慢慢用力(力道不能太大,宝宝内脏还是很脆弱的),到最极限的时候坚持1、2秒钟。再伸直宝宝双腿再重复若干次。其中,膝盖抵住腹部然后停1、2秒钟很重要,一般都是停住1、2秒的时候宝宝就会放出屁来,刚开始会觉得孩子会痛的很难受,但等屁放完了,宝宝就会爽的不要不要的。
(七)揉揉小肚子
每天洗完澡,宝妈会给小番茄揉一下小肚子,就是那种温柔的,用手掌根部轻轻按压孩子腹部,顺时针慢慢旋转。大概转到5圈左右,宝宝就会噗噗挤出几个屁来,然后一脸爽歪歪。不过要注意保暖哦,盖好孩子的肚子和肩膀,保证室温在26度左右。不然为了搞定孩子胀气让孩子受凉了就得不偿失了。
四、爸爸淡定的支持是妈妈的动力也是宝宝的安心
婴儿胀气虽然是常见问题,但是初为人母的妈妈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大声哭闹(一般都毫无预兆)而被吓到。又因为胀气多发生在夜间,所以,如果妈妈不知道处理方法,就可能会非常的愧疚、焦虑和恐慌,严重的话可能会引起奶量减少甚至产后抑郁。所以,这时候如果爸爸克服白天工作的疲倦(其实,亲身体验之后发现妈妈白天带孩子比上班累多了!!!!爸爸们就不要拿工作找借口偷懒啦,大家都不轻松),积极配合,并与妈妈一起思考解决方法,会让妈妈得到最大的安心和抚慰。
同时爸爸的参与也能让妈妈在夜间更好的休息,保存体力,确保充足的奶水以保证孩子的营养。
宝宝每到一个阶段都会有质的飞跃,但是飞跃的过程往往会有副作用,比如身体上的不适或者心理上的叛逆等等。夫妻间默契的配合和不断的相互鼓励和支持才是经营好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