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宝宝心肌酶高的饮食调理方法

安逸月嫂 2025-02-24 19:26 0 0条评论

一、宝宝心肌酶高的饮食调理方法

宝宝心肌酶高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通常会引起家长的担忧。心肌酶高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比如感染、心肌损伤等。那么,宝宝心肌酶高应该如何调理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相关的饮食调理方法。

1. 补充辅酶Q10

辅酶Q10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修复心肌细胞,降低心肌酶水平。建议宝宝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富含辅酶Q10的食物,如猪肝、鸡肉、海鱼等。此外,也可以选择辅酶Q10的营养补充剂,但要遵医嘱服用。

2. 多吃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维生素E也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害。可以多给宝宝食用坚果、植物油、绿叶蔬菜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3. 适当补充牛磺酸

牛磺酸是一种重要的心肌保护物质,可以增强心肌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可以给宝宝适当补充一些富含牛磺酸的食物,如海鱼、虾、蛋黄等。

4. 控制饮食结构

除了补充营养物质外,还要注意控制宝宝的饮食结构。建议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低脂肪蛋白质等,少食用垃圾食品和高脂肪食物,以减轻心肌负担。

总之,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有效帮助宝宝降低心肌酶水平,维护心脏健康。希望这些建议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

二、宝宝心肌酶高有什么症状?

宝宝出现了心肌酶高的现象,对于宝宝的身体健康会造成极大影响,心肌酶高的宝宝大多数会出现胸痛,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严重者还有可能会出现发热,全身酸痛腹泻。如果想要确认宝宝是否是有心肌酶增高现象,可以去医院是进行心电图检查。

三、新生儿宝宝心肌酶高是什么意思?

新生儿很多心肌酶谱都偏高 低于200没有临床意义的 除非CK-MB高于200或者有心脏症状才提示心肌损害

四、一岁宝宝心肌酶高,会影响睡眠吗?

宝宝心肌酶高的情况,多考虑可能是属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表现。是由于病毒感染造成心肌损伤而出现的一种临床症状。宝宝疾病期间有可能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的。现在我们对于孩子的具体病情也并不是很了解,需要及时去医院儿科就诊,根据血常规,心肌酶、心电图等检查结果,按照医生医嘱积极治疗。

五、宝宝出生缺氧心肌酶高?

现在怎样了

六、孩子心肌酶高的原因?

查看了很多论文,但是因为非医学生,最后总结的内容一定不完整。

而且因为想科普得更加通俗易懂,所以一定会失去一些严谨性,纰漏难以避免,但是看在义务科普的份上,求轻喷,有专业人士看到,请不吝指教。

科普只是辅助了解,请及时就医。

一、心肌酶

1、心肌酶是什么?

心肌酶,其实不是一种酶,是很多种酶的总称,就是他们都长在心脏,所以大家抱团叫做心肌酶。

通常它们都被心脏管得很牢,但是心脏有点问题的时候,这些原来在心肌细胞里的酶酶,就会伺机进入血液,所以抽血一查,发现它们增加了。

大家有做过心肌酶检测的,应该会有一个心肌酶谱,显示几种主要的酶在血液中的活性水平,包括以下几种:

肌酸磷酸激酶(CK)、肌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LDH2)、a—羟丁酸脱氢酶(a-HBDH)。

2、心肌酶的异常标准是什么?

现在国内使用的心肌酶检测的正常标准是成人的,直接套用于宝宝并不合适,因为宝宝的心肌酶本身是高于成人的,而且年龄越小心肌酶谱值越高。

有文章说只有心肌酶谱值高于成人标准一倍以上的,才考虑存在心肌损伤的问题,否则就是属于正常水平。

放一张来自公号芊蔚杂谈收集的梅奥诊所给的参考区间:

心肌酶升高太多,就需要医生结合其他诊断方式进一步判断是否是心肌炎,类似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进一步辅助诊断。

二、心肌炎

大家其实最大的恐慌就是,心肌酶高 ——> 完了心肌炎了。

但是实际是,心肌炎 ——> 心肌酶高,是一个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

下雨一定会使地上湿,但是地上湿不一定是下雨导致的。

前面也说了,心脏有点问题了,管不住心肌酶,就会导致心肌酶进入血液,含量升高。所以会导致心脏有点问题的很多毛病都会引起心肌酶升高,心肌炎只是其中一种。

但是心肌炎危害比较大,所以大家害怕这点小概率。

心肌炎,顾名思义,就是心肌发炎了,主要有两种发病原因:

一类是病毒直捣军心,攻击心脏;

一类是自身免疫系统看到病毒入侵,就开展无差别反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正常心肌细胞。所以明明身体健康、体质好的年轻人,经常在新闻里看到感染心肌炎。

心肌炎,按照病情轻重程度,也分为普通急性心肌炎和暴发性心肌炎。

大多数都是普通急性心肌炎,而这个比较容易治好。暴发性的大概只占4%-8%,只是病死率比较高,高到80%。

不过心肌炎总是心肌炎,如果宝宝确诊是心肌炎,病程就会延长,根据宝宝的病情程度不同,严重的会需要3~6个月的治疗时间。

但是心肌炎经过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爸爸妈妈可以不必太紧张。

如果宝宝只是心肌酶增高,没有伴随着任何不适的症状情况下,比如出现频繁的哭闹、爱出汗、食欲下降、精神差等等情况下,爸爸妈妈可以暂时不用慌,配合医生检查治疗,心肌炎可能性不大。

三、其他导致心肌酶谱升高的原因

1、出生缺氧

很多刚出生的宝宝会出现心肌酶谱值高的问题,原因是很多宝宝出生的时候会经历一些缺氧的环境,比如窒息、宫内窘迫、脐带绕颈、羊水混浊等情况。

当心脏缺氧的时候,损害了心肌细胞细胞膜,导致心肌酶窜出来,血清里心肌酶的活性由此升高[1]。

但是因为出生后很快会纠正缺氧环境,所以心肌酶慢慢自行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如果临床无明显症状,医生会建议暂不用处理。

但是如果新生儿出生后病情较重,那么心肌酶的增高代表心脏功能比较脆弱,也可能是严重病情之一,需要重视。

2、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时,经常会有呼吸暂停、全身抽搐的现象,此时全身就会进入短暂的缺氧状态,而人体心肌细胞对氧含量非常敏感。如前文所述,心脏缺氧,心肌酶就从心肌细胞窜出来了,导致血液中含量升高。[2]

1、单位:东莞市南城医院儿科 2、时间:2012.1-2016.1

3、病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FS(热性惊厥)

4、样本数:301例

根据病情分为 A组 (单纯型热性惊厥患儿)和 B组 (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平均年龄两三岁。

化验结果:抽血检验发现心肌酶谱均异常升高。

3、轮状病毒

宝宝感染轮状病毒的时候,病毒产生的毒素可以直接损害心肌细胞,从而增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疾病的发生率。[3]

1、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儿科 2、时间:2007.1-2012.10

3、病症:轮状病毒性肠炎

4、样本数:103例

同期RV抗原检测为阴性单纯腹泻59例患儿纳入对照组。

化验结果:

在轮状病毒肠炎组中,心肌酶AST 、CK、CK-MB、

HBDH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轮状病毒肠炎可引起心肌损伤。

轮状病毒虽然会造成心肌损害,但这103个病例里,没有1例合并心肌炎。

4、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得了肺炎,病原体和毒素攻击心肌细胞,或者病原体直接造成氧自由基、免疫性损伤等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导致心肌酶逸出,血液中含量增加 [4]。

另外,得了重症肺炎,肺部可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减少,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情况,加上感染中毒引起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注不足,也能使心肌细胞缺氧性损伤 [5]。

1、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 2、时间:2009.7-2011.10

3、病症:新生儿肺炎

4、样本数:80例

化验结果:

肺炎急性期心肌酶明显增高,提示肺炎时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重症肺炎更为显著,显示病情越重,心肌损害越重,心肌酶释放人血就越多,故心肌酶高低反映心肌损害程度随着肺炎的好转,心肌酶谱也随之下降,提示肺炎的心肌损害是可逆的。[6]

5、喉炎

这是群里妈妈提到的她家宝宝因为喉炎被诊断出心肌酶升高的现象。

婴幼儿喉部为漏斗形,相对地比成人的要长,而且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组织,容易发炎肿胀。

又由于小宝宝们喉腔及声门部位狭小,轻度炎症或水肿时,容易发生呼吸困难 。

对了,看到呼吸困难,我们就要想到缺氧,缺氧会干嘛,损害心肌细胞,然后嘞?心肌酶跑到血液里来了嘛。

1、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妇幼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2、时间:2011.11-2012.113、病症:急性感染性喉炎4、样本数:112例

符合I度喉梗阻42例,II度喉梗阻5l例,III度喉梗阻17例,IV度喉梗阻2例。发病时间最短12h,最长5 d。其中合并支气管炎24例,支气管肺炎13例,心率、呼吸衰竭2例,死亡1例。

化验结果:112例患儿中出现心肌酶谱异常(心肌酶中2项或以上指标升高)79例,异常率为70.8%[7]。

6、其他疾病

除了上述列的几类常规疾病,还有很多会导致缺氧或者伤害心脏的疾病也会造成心肌酶升高,比如疱疹性咽峡炎可引起心肌酶的改变,引起心肌受损[8]。

四、对症治疗

虽然大多数心肌酶升高都不是因为心肌炎,但是既然会升高,那也至少说明心脏受到伤害,心肌细胞管不住心肌酶了,导致酶酶们跑到血液里。

所以也不能掉以轻心,了解科普知识之外,请配合医生治疗。

就算是心肌炎,也有成熟的治疗方式,一般预后良好。

对于普通疾病引起的心肌酶异常,需要对症治疗,主病好了,附属的心肌酶异常通常也能慢慢自行恢复,不要太过于恐慌。

参考文献:

[1] Rajab E,Abdeen Z,Hassan Z,et a1.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convulsion risk after experimentally—induced febrile-seizures in ra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2014,34:19

[2]孙运梅. 小儿热性惊厥心肌酶谱的变化.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6;37(5):56-59.

[3]王洁 安锐.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心肌酶检测及心肌损害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18(23):210-210.

[4]李彩芳.新生儿肺炎血清心肌酶学动态测定及其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07,36(9):1220—1222

[5]魏权.心肌损伤标志物在肺炎患儿中的意义研究[J].实用心脑血管杂志,2011,20(10):1657—1658

[6]张丙宏 赖芳芳. 新生儿肺炎心肌酶谱与心电图的临床意义. 医学研究杂志. 2013;42(1):175-177.

[7]郑红玲. 急性感染性喉炎血清心肌酶谱的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3(24):57-58.

[8]樊妮 唐亚静 姚真.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血清心肌酶检测及临床意义. 吉林医学. 2012;33(27):5853-5853.

七、婴儿心肌酶高?

心肌酶增高考虑是心肌损伤的一种表现形式,可能是因为病毒感染或者是其他的药物损伤导致的一种疾病,我们需要积极的给孩子配合着果糖二磷酸钠来进行处理,连续服用两周之后复查,如果是消费严重的话,需要给予相应的输液来治疗心肌损伤。

八、心肌酶高饮食注意什么?

心肌酶高的话,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能喝酒,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饮食尽可能清淡,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证自己有比较充足的睡眠,不要过于劳累,尽可能避免体力劳动,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心肌酶高问题可以缓解缓解。

九、心肌酶高如何通过饮食调理

心肌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其水平如果过高可能与心脏疾病等健康问题相关。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我们可以帮助降低心肌酶的水平,保持心脏健康。本文将介绍心肌酶高血症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来降低心肌酶的水平。

1. 心肌酶高的原因

心肌酶高的主要原因是心肌细胞受损或死亡,导致心肌酶释放到血液中。常见的原因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炎、冠心病等。心肌酶水平的升高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确认。

2. 心肌酶高的影响

心肌酶高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心脏问题,因此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长时间保持心肌酶高的状态,可能会增加心肌病变、心功能不全、甚至心衰等的风险。

3. 心肌酶高如何通过饮食调理

通过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起到降低心肌酶水平的作用:

  • 控制脂肪摄入: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细胞的损伤。应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如鱼类、坚果和橄榄油。
  • 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糖水平,减少心脏疾病的风险。建议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 摄入足够的抗氧化物:抗氧化物可以帮助消除自由基,减轻心肌细胞的氧化损伤。建议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和茶叶。
  • 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过量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细胞的损伤。建议适量饮用咖啡和红酒,避免过量摄入。
  • 避免高盐饮食:摄入过多的盐会增加血压,对心脏健康不利。应选择低盐饮食,减少加工食品和咸味零食的摄入。

除了饮食调理,合理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定期体检也是维护心脏健康的重要手段。如果你怀疑自己心肌酶水平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并寻求专业的治疗建议。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本文对您了解心肌酶高以及如何通过饮食调理有所帮助。

十、心肌酶高有什么危害?

心肌酶高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可见,心肌酶越高,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越大,甚至导致心脏增大和顽固性心力衰竭。它还会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和患者猝死。当急性心肌梗塞发生时,心肌酶会增加几倍,甚至几百倍。在患有急性心肌炎、严重心律衰竭或急性感染其他器官(如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中也可见到,这也可导致心肌损伤和心肌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