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宝吵夜怎么办?
此病症是属于小儿夜啼的病症,是属于幼儿心经火旺而引起,需要进行治疗,其治疗的办法,可以选择中药进行治疗,其方药可以用琥珀抱龙丸这个药物服用治疗。还有一种情况,有可能是属于与微量元素不足有关,特别是铁、锌、钙的元素不足,也会引起幼儿夜卧不安的发生,需要及时补充。
二、宝宝每天吵夜怎么办?
我不知道你说的是多大的宝宝,如果是新生儿,就是孩子还没建立好白天晚上的规律,过一段时间自己就会调过来。如果大些的宝宝晚上哭,不睡觉,白天可以让孩子稍微少睡一点。吃奶后或者换尿布后可以跟孩子玩一玩,说说话,慢慢就会调整过来,这个过程很慢,一定要耐心些,毕竟小宝宝就是用哭声表达她/他的需要。如果确定她/他没有饿,没有尿湿,没病,偶尔让孩子哭几声是没关系的。你只需要保持耐心。
三、婴儿吵夜的原因有哪些?
1、睡觉前未吃饱或者口渴;2、尿不湿湿了,室内空气太闷,被子或衣物太薄或者太厚让宝宝不适;3、宝宝养成了抱着睡觉的习惯,白天睡太多,晚上睡不着;4、生病,尿布没有及时更换而引起臀部发炎;5、如没有身体不舒服,每晚哭,但哭后任能入睡则与妈妈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6、环境喧闹,冷热,缺钙,缺维生素D,腹胀等。
四、狗狗总是吵夜怎么办?
这是狗狗没有安全感造成的。是受到了身体的创伤疼痛,或者是长时间惊吓,给狗狗做一个安全小屋、小窝(合适的箱子),晚上让完全处于黑暗中,而且环境比较安静。
五、小边牧吵夜怎么办?
安抚它,给它零食,让它呆在你床边,慢慢就好了。
六、小婴儿规律性的吵夜怎么调整?
宝贝应该是习惯性夜醒:每天准时醒来,必须要奶睡或者你安抚才能再次入睡。奶睡也只是象征性吃两口就结束,不是饿了使劲吃的样子。
说明你之前的行为训练了他习惯性夜醒,他在迎合你,不是他要喝奶,而是你非要喂奶,他只是为了配合你,准时在那个时间醒来,他的生物钟已经形成。
以下内容来自于我的新书
一妈搜罗了以下7种方法,你可以在观察判断孩子每次夜醒真实原因之后,尝试使用。
让孩子连续睡眠达到6小时以上,最好是在23点-6点都在睡眠中(这个时间段对妈妈来说也可以睡个好觉),以下7种方法,分为两种情况下使用:
情况一:针对半夜23点-6点内多次夜醒(大部分为习惯性夜醒)
适用情况:
如果你的孩子长期以来在夜间不到3小时就要醒来一次,就可以判断为频繁夜醒。有的父母不当回事,就熬着,结果到孩子1岁多照样醒来N次。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睡眠障碍了,需要引起父母的重视,越早去纠正越容易。
适用方法:
方法一.针对习惯性夜醒,停止奶睡更换哄睡人
你现在需要做的是停止你喂奶的行动,用别的方式安抚他!拍拍抱起,咬牙尝试一下哄睡,你会发现可能开始要挺长时间才能让他再次入睡,过几天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再过几天他自己扭一扭哼唧几声你不干预他也能再次入睡,这时孩子就会忘记这次夜醒,不会在这个时间点再次醒来。
记住渐进式的减少干预,直至最终不干预!不要人为的去给孩子增加睡眠问题!你的任何行为都在训练孩子!
有的孩子在妈妈怀里却吃不到奶会变得很暴躁,甚至大哭,这时,建议因为习惯性夜醒而产生的夜间哄睡交给你老公或者其他不能喂奶的人去做,可能效果会更好。
当然,如果你觉得在夜间改变哄睡方式很难,建议先从白天改变哄睡方式入手,先去戒掉白天奶睡、抱睡的习惯,让孩子接受并习惯躺在床上拍哄,并且让家庭别的成员也用这种方式哄睡,等孩子白天稳定接受后,尝试在夜间改变哄睡方式和哄睡人会更容易些。
如何建立规律作息?可以关注我的新书:
方法二.通过改变白天作息来改变夜间、拉开喂奶间隔
如果你记录下来发现你的孩子多次夜醒中的某几次是真的饿了,咕咚咕咚猛吃,那你需要入手的则是考虑:
- 白天喂奶间隔是否需要延长?
- 白天的小睡是否合适?
- 孩子的规律作息是否建立起来?
没有其它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孩子白天喂奶间隔如果是4小时,夜间第一觉基本可以达到5-8个小时。
如果孩子白天喂奶间隔已经拉开,夜间还是频繁醒来,就要考虑习惯性夜醒(参照方法1),或者睡眠环境需要调整(参考睡眠自查表)。
如果孩子每次起来还是要喝奶,但是吃奶时长较短,那么试着延长每次喂奶时长,做到夜间每次喂奶孩子必须吃充足,并制定计划,将三次夜奶中间那次取消,不再喂他。那么孩子就会对你的行为作出回应调整,在2-3天迅速调整夜间吃奶的效率
情况二:针对半夜23点-6点内喂1-2次奶(大部分为第一种类型夜醒)
适用情况:
情况1:
对于白天作息规律的孩子,白天喂奶间隔3小时以上,夜晚第一觉一般可以睡到4小时以上,但第二、第三觉可能会缩短喂2-3小时。
因为夜间吃奶,孩子迷迷糊糊吃的量不够充足。这就导致很多宝宝会在23-6点醒来吃1-3次奶。
情况2:
有的宝宝,第一觉已经能睡6小时以上,但是由于入睡时间比较早,在晚上8-9点,导致11-6点还会起来喝1-2次奶。
针对这两种情况,可以考虑以下5种方法让宝宝在23-6点之间连续睡眠:
方法三.提前喂奶,将喂夜奶时间主动往前推
如果你的孩子固定在1-3点中的某个时间点醒来吃奶,你可以尝试在23-24点主动给他喂顿迷糊奶,以此来保证他23点后的睡眠。
当然不是一下子就提前那么多,而是尝试一点点将这次夜奶往前移动。比如他固定每天2点会哭醒找奶,那么头两天你可以设定1:30的闹钟在他醒之前就去喂他,再过两天改为1:00,一点点往前调,最终移动到23点喂奶。保证他23点的奶要吃充足量。
方法四.喂奶推迟,把凌晨那一顿向后移动
这个方法比较困难,因为意味着孩子醒来哭闹要用别的方式去安抚他,等一会看,再考虑喂不喂奶,一般如果孩子醒来的时间点在4-6点,可以尝试用这种办法,推后喂奶时间,也可以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每天往后移动10-30分钟。
方法三和方法四这两个方法都需要妈妈主动去调试,难度比较大,要求妈妈在夜间保持冷静耐心,需要调试好心情,休息好,在你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去尝试坚持。孩子的适应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一般3-7天就能看到效果,如果超过7天没看到效果,就要考虑下复盘原因和别的方法。
方法五.睡前密集哺喂,23点加一餐迷糊奶
这个方法源自于《实用程序育儿法》。
首先,你可以在孩子睡完觉前缩短喂奶间隔,比如9点是睡前奶,7点即可喂一顿,9点再喂。
其次,在晚上23点前后加一顿梦中进食,不用开灯不用说话,直接喂就可以(此法奶瓶喂养会更容易操作一些)。此法在孩子头8周的任意时间开始,一直可以延续到孩子8个月大。
方法六.稀释法
《法伯睡眠宝典》里还介绍到一种方法:稀释法。第一个晚上用3/4的奶兑上1/4的水,然后每隔一两个晚上再稀释一点,逐渐变成一般水一半奶、1/4的奶+3/4的水、1/8的奶+7/8的水,以此类推,最后完全用水替代奶。此时意味着整个奶瓶里都是水,没有奶了,奶瓶扮演了奶嘴的角色,不提供任何营养物质需要消化,接下来只需在次日不再给孩子提供奶瓶即可。这时家长再做的就是帮孩子戒掉睡眠时吮吸奶嘴的习惯。如果孩子在稀释过程中拒绝进食,那就意味着他不饿,反而加快了戒除的速度。如果稀释法无效,法伯建议父母尝试“减次减量法”
方法七.减次减量法:
出自《法伯睡眠宝典》,逐次减少喂食次数,或者逐渐减少单次喂食量。这两种可以双管齐下,也可以只用一种。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家长和孩子都比较能接受。如果你是亲喂,可以尝试逐步拉开两次喂奶间隔来减少喂奶次数。如果你是瓶喂,可以尝试每次减量。
注意事项
孩子的适应能力其实很强,在实操过程中,很多妈妈还没有尝试就已经设想各种困难:
比如认为孩子不可能接受,孩子肯定要哭闹很久,孩子哭闹两天心灵就受到巨大创伤。
如果你这么认为,那就是低估了你的孩子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 当你的目标是:不让孩子哭。不思考,不引导,只知道用抱和塞奶来堵住孩子的嘴,禁止孩子哭,禁止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却不去真正思考分析一下孩子真实的需求。那么孩子一定会如你所愿,让你做个灭火队员,不停通过更多的哭,让你崩溃烦躁。
- 当你的目标是:孩子哭了,聆听孩子哭声,观察孩子的肢体语言,全方位的去分析孩子真实需求,并且把自己变成一个不需要孩子用哭声呼唤你,你可以提前预判孩子的需求,结合孩子的肢体表情等其它语言就提前满足孩子的需求,从更长远的角度来引导孩子的发展。孩子在适应新习惯的短暂几天的哭泣就会成为暂时,长期来看孩子的哭声才能更少,孩子会用别的语言与你沟通,孩子的需求都得以满足,他会变得知足愉悦并获得长期的真正稳定的安全感。你也不会变成灭火队员,疲于应付永远也解决不完的哭闹。
因此,在你痛下决心准备帮孩子改变作息、改变哄睡方式、改变夜醒问题之前,请做好以上的心理准备,并且先给自己几天充分休息攒足精力和耐心,再多多去尝试。
本来嘛,养娃就是一个不断试错,在试错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的过程。
另外对于母乳妈妈,断夜奶后,可能会影响母乳的分泌,建议夜间还是要定时将母乳吸出来保存。
谨记:如果宝宝白天作息还很紊乱,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消化周期,先把白天进食间隔拉开,切割吃和睡的联系,把宝宝的作息梳理顺了是关键。
如何建立规律作息?可以关注我的新书:
七、在月子里婴儿晚上吵夜有何解决妙招?
白天睡觉的时候开点窗帘,不要让卧室太暗,以至于白天黑夜分不清。白天尽量让他清醒的时间延长,晚上醒了尽量不要开灯。希望有用。
八、宝宝白天睡觉怎么吵都不醒?
宝宝白天爱睡觉的话,一般是缺钙的表现,如果长期是这样的话,家长一定要引起注意,应该带宝宝去医院查下微量元素,看是否有缺钙的情况。平时注意均衡饮食,不要让宝宝偏食。白天尽量多带宝宝到户外做些游戏,还要及时纠正宝宝这种不良的睡眠习惯。
九、越吵的宝宝越聪明吗?
不一定哦,宝宝的每个状态都是有原因的,不代表越吵就越聪明,宝宝在每个阶段的状态都不一样,月份较小的宝宝基本是睡觉、哭闹和安静观察的状态,一周岁左右的宝宝因为开始对发音感兴趣了,所以咿咿呀呀的发音会比较多,尝试跟人互动和交流,就显得很吵闹,但有的宝宝这个阶段专注力比较强,喜欢先观察再行动,虽然显的安静但脑子在不停的思考,也是很聪明哦。
十、吵得吵得吵得造句?
用吵得,吵得,吵得造句,
一,小鸟儿一大群站在房檐上一直叽叽叽喳喳的叫,吵得小花猫直往床下躲,吵得大花狗不敢在院子里玩,直往家里躲,吵得睡午觉了的小朋友睡不着。
二,下课了,同学们跑出教室做游戏,吵得老师心烦,吵得街上的行人驻足,吵得校长出来制止,把大伙批评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