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婴儿不肯吃母乳怎么办?
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吸允能力不是太强,如果妈妈乳头短小或内陷,宝宝用嘴不容易吸到,所以就不爱吃母乳,这时候一定要让宝宝多吸吮,可以让宝宝趴在妈妈的身上,宝宝的下颚就会紧贴妈妈的乳头,很容易就会将乳头含在嘴里,妈妈也要多喝汤类食物,母乳过少宝宝也不爱吃母乳。
二、宝宝喝母乳不肯喝奶瓶怎么办?
建议尝试培养宝宝接受奶瓶的习惯宝宝不肯喝奶瓶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各种不适应,例如奶嘴不适合、奶嘴太硬或太软、奶瓶温度不对、奶瓶太重等因素但是,宝宝早期建立奶瓶喂养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宝宝长大后母乳会逐渐减少,需要逐渐转向奶粉和固态食物,如果现在不建立良好的奶瓶喂养习惯,将来会比较困难培养宝宝接受奶瓶的方法可以尝试一下:给宝宝选用奶嘴适合的奶嘴,让奶瓶保持适当的温度,让宝宝保持安静和平静,让宝宝尝试自己拿着奶瓶喝奶等等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宝宝顺利地接受奶瓶喂养
三、怎样让宝宝吃母乳?
怎么样婴儿吃母乳??
母乳是婴儿成长过程中,最安全健康的天然食物。母乳中不仅含有婴儿所有的营养补给,还可以帮助婴儿抵抗细菌的滋生,助力宝宝茁壮成长。
婴儿吃母乳,也是一种本能的先天性行为,即使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阻碍,都不应该放弃母乳喂养,如何让宝宝顺利吃上母乳呢?不妨从以下几点尝试。
尽早让宝宝吸吮,肌肤接触
婴儿出生48小时内,不少于90分钟的肌肤接触。尽早的肌肤接触可以诱发婴儿先天反射,包括寻乳反射、吸吮反射,吞咽反射等。而且婴儿出生的30分钟内,婴儿的吸吮发射能力最强。
肌肤接触,吸吮乳头,可以让妈妈的乳汁尽早分泌、提高乳汁的分泌量。
正确的哺乳姿势很关键
(图片来源:南希·莫赫巴克尔《母乳喂养宝典》)
妈妈舒适,宝宝舒适的哺乳姿势,是决定婴儿顺利吃上母乳的关键因素。婴儿吃母乳的舒适地带,位于婴儿口腔软腭和硬腭交界5毫米处。过前的硬腭处则会引发乳头疼痛和损伤,因为宝宝衔乳在前,硬腭会挤压摩擦乳头,长久会造成损伤,所以舒适的哺乳姿势很关键。
顺利的母乳喂养,首先要保障宝宝含乳时,乳头处于舒适地段,然后在调整舒适的哺乳姿势。
一般来说,婴儿吃母乳最舒适的哺乳姿势是:妈妈半卧后躺,婴儿俯卧趴着,胸贴胸,腹部贴着腹部,宝宝身体成一条线。这样宝宝俯卧位趴在妈妈的乳房上,可以达到含三分之二乳晕的目标,而且含乳深吸吮效能佳。
特殊情况要调整哺乳姿势,适当使用辅助工具
如果乳头过大,乳头凹陷的话,及时用辅助工具,不建议使用奶瓶,除非是仿母乳的奶嘴,可用勺喂、杯喂。喂的东西依然为排出的乳汁。此时喂奶,仍然同时进行肌肤接触。乳盾或乳头保护罩的应用,可以协助妈妈实现母乳哺育。
特殊情况的孩子,如唇裂、腭裂、唇腭裂,仍然可以实现完全或大部分的母乳喂养,需要特殊的母乳喂养姿势。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寻找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母乳指导师的帮助。
婴儿吃母乳是先天性,以婴儿为主角。舌系带过短的宝宝可以依据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进行医疗处理。并且仍需要调整哺乳姿势。
此外,妈妈们需要补充全面均衡营养。饮食应该要适量多元化,不能吃油腻的食物。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哺乳期妈妈,要多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C,钙锌等微量元素。这样,产后妈妈们才能够更好的母乳喂养。
四、怎么让宝宝吃母乳?
从出生后1周到15天,婴儿吃奶的力量逐渐加大,所以,这一时期应该注意的是不要损伤乳头。
母乳分泌很旺盛时,婴儿只需一侧的乳房就能吃饱,所以另一侧乳房就可以休息1次,相应地也就减少了1次损伤乳头的机会。
可是,母乳分泌不旺盛时,婴儿为了吃饱,就会吸吮很长时间。如果乳量很足的话,婴儿5~6分钟就会吃差不多了,剩下的7~8分钟就会像玩一样的吸吮乳头,不会很用劲吸很长时间。
如果是乳量不足,婴儿就会很用力地吸吮10~15分钟,因此容易弄痛乳头,而且每次吃奶都会两侧乳房换着吃,所以有可能损伤某一侧乳头。
乳头损伤之后是很痛的,到不能忍受时,就只能吃另一侧乳房了。这样一来,对母亲的健康是很不利的,如果伤口总能保持清洁还可以;可是如果化脓,进而侵入乳腺,就会引起乳腺炎。如果乳房出现了疼痛、发热,母亲就必须去就医了,于是,就要停止喂母乳,改喂牛奶。一直坚持用母乳喂养的母亲不得不停掉母乳的原因多在于此。
因此,在这一时期,保护好乳头是使母乳喂养持续下去的前提条件。为了使乳头经常保持清洁,婴儿吃奶时应该用干净的毛巾隔开母亲的内衣(每天需要5~6条)。
吃奶前,可以用消毒棉擦拭乳头,但如果用力大,就会弄伤乳头,所以在乳头很干净的情况下,就不要擦了。
在把乳头放到婴儿口中时,要尽量放得深一些,以避免婴儿只吸吮乳头,还要避免一侧乳房连续吸吮15分钟以上,从婴儿口中拉出乳头时也不要过于用力。
无论怎样想办法,母乳都不足时,可以用牛奶来代替。这时,不提倡在每次吃母乳之后加牛奶的理由之一就是为了不使乳头过于劳累。母乳和牛奶交替喂养,就会使乳头在喂牛奶时得到1次休息,因此应当予以提倡。
在半个月到1个月期间,一直分泌不足的母乳一般不会突然增多。在妇产科医院住院时,因乳房不分泌乳汁而改喂牛奶的母亲,出院回家之后,如果开始给婴儿喂母乳,母乳会逐渐增多,到满月时,有的会完全改为母乳喂养。所以,半个月时就不再尝试母乳喂养还为时过早。
只用母乳喂养时,有的婴儿1次只吃一侧的乳房不够,还需吃另一侧的乳房,但又不能全部吃净,只吃一半就够了。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母亲就会询问:剩下的一半,是挤出来扔掉好,还是留着好。剩下的乳汁在乳房中绝对不会变质,不留着乳汁而挤出来的人,是认为乳房空了之后才能刺激乳汁的分泌,目的是为了使乳汁分泌得更好,因此,答案就简单了。
可以做一下尝试:如果把喝剩的乳汁挤出来之后,下次母乳分泌得很充足,就可以在每次喝奶之后把剩余的乳汁挤出来。
可是,如果喝剩的乳汁不论挤出与否,都不会影响下次乳汁的分泌,就没有挤出的必要了。
不过,乳汁分泌好的乳房,如果不挤出来扔掉的话,夜里就可能发胀而痛。
授乳的间隔时间没必要太死板,隔2个小时好还是3个小时好,当然还是隔3个小时省事些。但是现在的目标是继续用母乳喂养,没有必要坚持不到3个小时就不喂母乳了。
何况母乳的分泌也不固定,在分泌好的时候,婴儿吃得很饱,间隔的时间就长,而分泌少的时候,婴儿一会儿就饿了。
因此可以让婴儿自己来掌握吃奶的量,这样就会出现有时隔2小时喂1次,有时隔4小时喂1次的情况。
每次在授乳前后都用精密的体重计来测定母乳的量,这在婴儿10天左右是没有必要的。必须要测定母乳量的母亲,是无论如何母乳分泌也不太足的人。
因为即使测定了,乳汁的分泌也不会有所增多,所以告诉母亲现在测定是50克,以前是65克,也只能是使她着急而已。
总之,继续用母乳喂养,等待着可能更多的泌乳是最好的办法,也可以临时补充一点牛奶,坚持1个月看一看。
相反,也有由于母乳分泌过多呛着婴儿而难以吃奶的,这时就要边让婴儿吃奶,边挤另一侧乳房,奶挤出后乳汁量减少,婴儿就容易吃了。
五、怎么让宝宝吃母乳?
出生时即与母亲建立肌肤连结,并开始吸母乳,很快就会有少量母乳。每到宝宝饿了就让其吸,母亲要多喝汤,很快乳量就会跟上来。
一次又一次的吸让宝宝很快就会掌握这个技巧了。
六、宝宝吃母乳不喝水吗?
宝宝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可以不用喂水,若母乳加奶粉喂养可以适当增加,因母乳中含水量高达80%,足够补充宝宝身体的需求,故不需要再额外的添加,但若体温较高出汗较多、咳嗽、小便量少等情况,则可适当喂水,若有添加辅食也应适当喂水。
七、妈妈如何喂宝宝吃母乳?
1.
摇篮式:妈妈把宝宝搂入怀中,宝宝的脑袋放在妈妈的手肘当中,手臂环绕着宝宝来保护头部,另一只手臂托好宝宝的屁股,让宝宝整个身体都在妈妈的怀里,高度和妈妈的乳房平齐。
2.
交叉摇篮式:妈妈用右侧乳房喂宝宝,则左手手掌撑住宝宝的颈部,左手托住宝宝的屁股,左手手臂支撑宝宝的背部,右手控制乳房。
3.
足球式:右手托住宝宝的头部,将宝宝放在枕头上,然后就可以给宝宝喂食母乳,这样的方法相对于比较安全,可以很好的保护宝宝的头颈。
八、吃母乳宝宝会积食吗?
母乳喂养也会导致食物积累。如果长期食物积累会导致儿童营养不良,也会影响生长发育,同时也会增加儿童的胃肠负担。母乳吃完后,如果孩子的身体在睡眠中不断转动,甚至出现出牙症状,这是由食物积累引起的。孩子食欲不振、胀气、鼻梁两侧发蓝、舌苔厚、口中有酸味,这些都是婴儿食物积累的表现。
九、宝宝吃母乳拉稀正常吗?
进食母乳腹泻时,有两种情况可以考虑:第一,婴儿是否因风,冷,冷刺激而引起胃肠痉挛。 其次,母乳的质量不好,它也会引起宝宝腹泻的症状。 母乳喂养时,要记住一个原则,即母亲进食时婴儿要吃什么,所以母亲不应在日常饮食中吃冷,冷,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以防止牛奶的质量,从而使孩子腹泻 症状。
十、宝宝吃母乳为什么出汗?
因为在吃奶的过程中宝宝用力所以是会导致出汗的,当然有一些宝宝出汗比较多的情况是由于缺钙所引发的,所以在宝宝比较小的时候,也可以适量的添加一些钙剂,这样也能够预防宝宝出现缺钙的情况,平时也可以经常带孩子到户外进行运动晒太阳,也可以帮助宝宝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