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平衡膳食宝塔设计原理?

安逸月嫂 2024-08-23 14:57 0 0条评论

一、平衡膳食宝塔设计原理?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它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各类食物的重量,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现出来,便于群众理解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二、平衡膳食宝塔五层结构?

在营养学中常用“平衡膳食宝塔”来形象地说明合理膳食的构成。

宝塔由五层组成:

第1层——谷类食物,如米饭、馒头、薯类等,这是塔底,表明应是每天吃得最多的食物,每人每天应该吃250g~400g。

第2层——蔬菜和水果,每天也要多吃,在膳食中应仅次于主食,每天应吃300g~500g。

第3层——由肉、蛋、家禽、鱼和豆腐构成,每天应吃得适量,但比蔬菜、水果要少,每天应该吃125g~225g(鱼虾类50g~100g,畜、禽肉50g-75g,蛋类25g~50g)。

第4层——主要为奶类制品。我国居民平均的奶类食品摄入量较少,直接导致钙的摄入量偏低。我国营养学界和医学界提出“为民族强盛加杯奶”的全民行动的倡议,旨在提高全民族奶类制品的摄入量,进而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g-50g的大豆及制品。

第5层——纯能量食物,这是塔尖,每天吃的量应该最少,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或30g,食盐不超过6g。

三、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有几层?

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谷类食物。蔬菜和水果占据。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奶类和豆类食物。油脂类。

四、平衡膳食宝塔的根基是什么?

是糖类。

补充糖类的有:谷类包括小麦面粉、大米、玉米、高粱、等及其制品,如米饭、馒头、玉米面饼、饼干、面包、麦片。薯类包括马铃薯和红薯等,可替代部分粮食。杂豆包括大豆以外的其他干豆类,如红小豆,绿豆等。它们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在农村中也往往是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多种谷类掺着吃比单吃一种好,特别是以玉米或高粱为主要食物时,应当更重视搭配一些其他的谷类或豆类食物。加工的谷类食品如面包、烙饼、切面等应折合成相当的面粉量来计算。

五、2007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养成习惯,长期坚持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又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条目并参照膳食宝塔的内容来安排日常饮食和身体活动是通往健康的光明之路。膳食对健康的影响是长期的结果。应用平衡膳食宝塔需要自幼年开始,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并坚持不懈,才能充分体现其对健康的重大效益

六、中国平衡膳食宝塔是科学的吗?

大家好,我们是营我生® 团队,致力于让更多人获得适宜的营养摄入。

关于“中国平衡膳食宝塔是科学的吗?”这个问题,需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

举个例子,幼儿园的小朋友学习数学时,最大的数是10,最小的数是0,没有人会有异议,因为说负数,无理数,极限之类的问题小朋友根本理解不了。

营养学也是一样,营养学是一门涉及生物,化学,临床,统计,人群等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世界性学科,没有受过专业知识的人也理解不了,但是呢,营养学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营养学的指导,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就会升高,寿命就会下降,国家医保支出就会升高。那么如何在老百姓不懂的情况下又能按照营养学的理论实行呢,于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就会根据营养学的一些观点,简化理论,增加实用性,制定了各国的《膳食指南》,包括宝塔、餐盘等等。

这么说您可能还是一头雾水,我们再举个例子。学习就是为了掌握知识,但是如何验证学习成果呢,我们一般需要进行考试。但是知识太多了,我们没办法都考到怎么办,一般方法就是划一些知识点,老师根据这些知识点,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白话让学生理解,然后进行考试,考的好了就合格,不好的就留级。

营养也是这样,现代营养学的基石是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人体每天应满足摄入40余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等等,每种营养物质都有摄入范围,既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能缺,只有全部都满足摄入量范围内,才能说营养摄入适宜,才能打下健康的基石。但是实际施行过程中,你怎么能知道哪种食物里有多少营养物质,怎么把这些营养物质按照数量进行配比呢?虽然有《食物成分表》,但是里面食物种类,营养种类,甚至数据本身都有问题,怎么办呢?国家有关部门就会根据营养调查,把大部分人的共性问题单独列举出来,比如缺钙,缺维生素A,缺蛋白质,缺铁,油脂、脂肪、盐摄入高,那么就根据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应能改善这些情况的《膳食指南》,比如《中国膳食》指南就要求

所以不能说《膳食指南》是不是科学的,因为《膳食指南》本身就是一个妥协的产物,要解决的也不是某个人或者某类人的整体营养问题,而是只针对一国人来说的共性问题,如果想改善自身营养状况,摄入适宜的营养,单纯按照《膳食指南》是没有意义的。

以下我们再说说题主的问题:

1、各种“宝塔”给出的建议量差别比较大,这种差异是正常的吗?

这个是非常正常的。

首先人们总有个误区,认为中国人没有欧美人人高马大,所以摄入营养就不同,其实并不尽然。我们前边说了,营养学是世界的营养学,不是亚洲或者中国人自己的营养学。营养学中每一条理论诞生的背后都需要有大规模的人体实验作为理论依据,耗资巨大,不是一国可以承担的。以营养学的基石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来说,每次制定和修缮都需要综合全世界的实验数据,然后再根据本国人民的身高,体重,食物结构等等进行修改,所以对比一下您就可以发现,中国和外国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虽有差异但是并不大,在实际使用中甚至可以忽略。

https://mydris.com/knowledge/doku.php?id=%E4%B8%AD%E7%BE%8E%E8%86%B3%E9%A3%9F%E8%90%A5%E5%85%BB%E6%91%84%E5%85%A5%E5%AF%B9%E7%85%A7%E8%A1%A8

但是为什么按照近似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制定出的膳食指南却又很大差异呢?

这是因为膳食指南是给老百姓看的,不但要求老百姓要看得懂还需要能施行。每个国家的饮食习惯和食物资源都不同,比如欧美可能肉、蛋便宜,蔬菜贵,但是中国蔬菜便宜,肉、蛋贵,你要求中国人多吃肉从成本和习惯上普通人接受不了。但是制定《膳食指南》的根本是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所以在设计《膳食指南》的时候会考虑通过其他的食物将肉类中的营养元素替代,比如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可以通过豆制品、坚果补充一部分等等,这样虽然各国《膳食指南》差距很大,但是最中要达到的效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2、很多食物烹饪前后重量会有很大差异,比如米饭(变重)、肉类(变轻)、宝塔的建议量是烹饪前的原材料重量,还是最终入口的重量?

这个问题不再多述,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可以在《中国膳食指南》中查阅。

3、减脂的人和健身的人相应需要做出哪些调整?

前边说了,《膳食指南》是解决一国人的共性问题的,并不是针对哪个小众人群,所以并不能完全满足减脂、健身等等有特殊要求的人群需要。这时就体现出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重要性了,毕竟99.9%的人营养摄入水平不可能跳出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范围内,包括普通人,健身,减脂,绝大多数疾病等等人群。我们在网站,公众号上根据各种标准,制定了一个营养计算器,有兴趣可以参考。

4、“宝塔”是科学合理的吗,你是如何做出这个判断的?

我们认为《膳食指南》包括宝塔、餐盘、金字塔等等吧,理论肯定是科学的,制定过程也肯定是科学的,但是并不是说《膳食指南》科学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种想法肯定是不科学的。比如现有《膳食指南》就有如下几个问题:

  1. 无法达到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要求

虽然《膳食指南》是根据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制定的,但是实际生活中满足了《膳食指南》的要求并不一定能满足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要求。因为食物种类太多了,每种食物中营养素含量均不相同,而且即使是同一种食物,不同产区,收获时间,储存方法,烹饪方法都会导致其中的营养素含量完全不同,制定《膳食指南》模型时使用的食物成分不一定就和您生活中食用的成分相同,是否能达到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并不清楚。

其次,《膳食指南》只注重一些共性问题,并不是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所有营养都有考虑,比如:

制定的时候只考虑了这些营养元素,其他的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大咖们认为普通饮食不会缺就没有重点考虑,但是他们认为的和实际上有没有出入,我们认为是有的:

https://mydris.com/knowledge/doku.php?id=%E4%B8%AD%E5%9B%BD%E8%86%B3%E9%A3%9F%E8%90%A5%E5%85%BB%E6%91%84%E5%85%A5%E6%83%85%E5%86%B5

比如我们搜集了知网上17年的营养调查报告,基本上所有营养元素都有缺乏,所以按照《膳食指南》并不能完全解决个人的整体营养摄入问题。

2. 对食品过敏、不耐受人群不友好

不管是哪国的膳食指南,基本上逃不脱大豆、小麦、鱼、肉、坚果、牛奶、蛋类等等这些食物成分,因为缺了这些成分基本上无法满足人体营养需要,但是这些成分正是食物常见过敏原。根据《GB/T 23779-2009 预包装食品中的致敏原成分》,中国常见的过敏原包括:

含麸质的谷类及其制品(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及其杂交品系)

甲壳类及其制品(如蟹、龙虾或虾)

鱼类及其制品(如鲈、鲽或鳕)

蛋类及其制品

花生及其制品

大豆及其制品

乳及其制品(包括乳糖)

坚果及其制品(如杏仁、榛子、胡桃、腰果、美洲山核桃、巴西坚果、阿月浑子果、澳洲坚果)

过敏这个问题中国一贯不是很重视,但是生活中食物过敏人群基数非常庞大,在15~ 2 4岁年龄段健康人群中 ,约有 6 %的人曾患有食物过敏【1】,仅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2008年-2010年3年时间就接待患者20万余次,但是仅1 /4 进行了过敏原sIgE 检测【2】,更可怕的是,你以为牛奶过敏不吃牛奶改吃其他食物就没事了?不是的,过敏反应中经常出现交叉过敏,比如对牛奶过敏的人群可能对大豆也过敏【3】,你问这个怎么解决,现有饮食方案无法解决。

3. 难以实施

这个不是说一天或者一个月,而是一年365天,这个反正我做不到。

其实营养既复杂又简单,说他复杂,食物千变万化,需求错综复杂,按营养配比更是难上加难,说他简单,不管吃什么,最终凑够这40余种营养元素并保证摄入量就行。不管是什么人群,普通人、患病人群(绝大多数)、运动、减重,不管你去不去检测营养,做不做基因调查,甚至不管缺不缺营养,都必须按照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摄入各营养素,也只有这样,才能打好健康的基石。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健康人群食物过敏状况的初步调查 吕相征; 刘秀梅; 杨晓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5-03-30

【2】20万项次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 王瑞琦; 张宏誉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2-03-30

【3】牛奶酪蛋白各组分与大豆蛋白交叉过敏反应研究 欧阳逸斌 中南大学 2012-06-01

七、中国膳食宝塔?

膳食宝塔共分五层。

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该吃250g~400g;

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每天应吃300g~500g和200g~400g;

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该吃125g~225g(鱼虾类50g~100g,畜、禽肉50g~75g,蛋类25g~50g);

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居第四层,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g~50g的大豆及制品。

第五层塔顶是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或30g,食盐不超过6g。

八、膳食宝塔讲解?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

塔顶 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克或30克,食盐不超过6克

四层 奶类和豆类食物,每天吃相当于鲜奶300克的奶类及奶制品,相当于干豆30克至50克的大豆及制品

三层 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摄入125克至225克

二层 蔬菜和水果,每天分别摄入300克至500克和200克至400克

塔底 谷类食物,每天摄入250克至400克

这是卫生部最新发布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倡导大家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条目并参照膳食宝塔的内容来安排日常饮食和身体活动

九、膳食宝塔几层?

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蔬菜和水果占据第二层,每天应吃400~500克和100~2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占第四层,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

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十、2016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组成?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结构

谷类

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该吃250-400克;

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占据第二层,每天应吃300-500克和200-400克。蔬菜和水果是两类食物,各有优势,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鱼、禽、肉、蛋

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该吃125-225克(鱼虾类5 0-100克,畜、禽肉50-75克,蛋类25-50克)。

奶类和豆类食物

奶类和豆类食物占第四层,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3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

烹调油和食盐

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或30g,食盐不超过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