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个月宝宝怎样培养睡整觉?
5个月宝宝,白天要少睡。如果困了,自己会入睡。白天2~3个小睡,每次30~60分钟。共计2~3小时。晚上,睡前至少有4小时不睡。入睡时间逐渐调整到8~9点。睡前吃奶,喂饱,排尿。这样,入睡后,不容易醒,争取后半夜,不需要喂奶,连续睡6~7时,培养他睡长觉。
二、怎样断夜奶睡整觉?
宝宝断夜奶的最佳方法:
一、调整喂奶时间。将宝宝在夜间喂奶的时间尽量推迟到凌晨3-4点钟,而晚上11点安排一次喂奶。这个做法需要逐渐进行,每次推迟在半个小时左右,当宝宝能够在凌晨4-5点钟吃奶以后,再将前半夜的奶逐渐提前到10点,甚至9点,这样就停掉了宝宝吃夜奶。
二、训练宝宝睡小床。很多爱吃夜奶的宝宝都是跟妈妈同床的,孩子晚上只要一哭闹,妈妈就直接塞乳头,久而久之孩子迷恋的是妈妈的气味和体温,而不是真正生理上的饥饿。要想断夜奶,就需要与宝宝分床睡。
三、睡前辅食吃得多一些。睡前一个小时添加可以产生饱腹感的辅食,比如米粉、奶粉,有助于减少宝宝睡眠期间的饥饿感。另外,可以适当延长白天吃奶的间隔时间,并根据宝宝的个人情况增加奶粉量,增加奶量和延长吃奶的间隔时间双管齐下。另外,直接吃奶粉也是不错的选择。
四、妈妈与宝宝保持一定的距离。宝宝对于妈妈身上的气味也是有一定依赖性,妈妈要勤洗、勤换衣服,减少身上的气味。同时,在不影响宝宝情绪的情况下,适当与宝宝保持距离也是需要的。
五、逐渐减奶法。逐渐减少夜间的喂奶量,如果平时夜间的喂奶量在180ml左右,可以每天晚上减少20-30ml,久而久之就可以将夜奶逐渐停掉。如果是母乳喂养,每次缩短一下喂奶的时间,奶量完了以后,如果宝宝夜间仍然有惊醒的情况,可以多用手安慰的抚摸一下,不要再给孩子喂奶,这种情况不一定是饥饿的表现。
三、五个多月宝宝怎样睡整觉?
01 晚上8点左右喂最后一顿奶,然后洗洗澡,把他放在床上,只要不是哭的特别凶不用抱起来。
02
给他一个拨浪鼓,他就放在嘴里吮吸,或者是摇一摇,只要不哭凶,都不用替他摇响拨浪鼓,他会自己玩儿,并且乐在其中。
03
或者,你可以给他播放米卡儿歌等,音乐会令他愉悦,然后不知不觉眼皮沉重,渐渐睡去。
04
有时候醒来,啼哭一声,或者翻个身,都不用理他当做没看见,一会儿他就又会睡去。
05
关于吃奶的问题,一开始夜间可以3个小时吃一次,然后再往后错一点,3个半小时,4个小时,4个半小时,以此类推,慢慢他就习惯了。其实满3个月的小宝宝夜间就可以睡整觉了。
06
不要担心会饿到小宝宝,他饿了自然会哭,睡不着。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给他喂奶,但不要喂得过饱。小宝宝最后一顿奶吃的过饱,也会睡不着哒。
07
小宝宝睡着了,不要把他叫醒喂奶,好的睡眠,可以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
08
夜间穿上好的纸尿裤,保证小屁屁的干爽,不要把尿训练1岁半以前。
四、5个月的宝宝如何培养睡整觉?
五个月的宝宝还小,是睡不了整觉的。因为宝宝刚适应外界的环境和刺激,身体功能在慢慢的发育,过早断夜奶,培养宝宝睡整觉,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发育的。而且宝宝缺乏安全感和温暖,会产生恐惧心理,严重者会影响到宝宝性格养成。建议还是不要这么要断夜奶,不利于宝宝身心健康发育。
五、42天的宝宝怎样让他晚上睡整觉?
一个半月左右的宝宝睡觉还是需要有安全感,用包被把宝宝包住,松紧度跟人抱着的力度接近为好,这样宝宝感觉像在母胎里一样的,有安全感,就容易睡得久,然后就是调节恒温,27-8度左右,舒适为宜。这么小的宝宝一般睡3-4个小时就要喝一次奶,没有说睡整个夜晚的可能,戒夜奶一般建议8个月以后。
六、宝宝夜闹严重,怎样收获一个睡整觉的宝宝?
新手爸妈很快就会发现,那些能乖乖一觉睡到天亮的天使宝宝都是别人家的,自家的宝宝绝对会彻底颠覆自己的“夜生活”:你可能需要在凌晨1点、3点、4点45分起来给宝宝喂奶,6点半还要再喂一次。
还有部分“睡渣”宝宝甚至需要每1个小时喂一次(比如我家那位)。让宝爸宝妈们万分痛苦的是,这样的日子可能要持续好几个月。
有数据显示:
宝宝头两年,会让父母缺少6个月的有效睡眠。
关于婴儿的夜晚,曾奋战几百个日夜的我有5点想说:
1、新手父母要明白“宝宝为什么半夜会醒”
要明白宝宝为什么会在夜里频繁醒来,就必须了解婴儿睡眠的几个基本特征。
睡眠有两个基本阶段:浅睡眠与深度睡眠。宝宝年龄越小,浅睡眠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夜晚,宝宝的睡眠一直在进行:由浅睡眠过渡到深度睡眠,然后又变回浅睡眠的循环。而在过渡的过程中,宝宝们会非常容易醒来,大约每90分钟就有这样一个易醒的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深度睡眠时段增多,睡眠周期变长,醒来的次数也会逐渐减少。
在人生最初几个月里,尤其是前6个月内,浅睡眠比例大可以给婴儿带来生命延续及生长发育上的好处。
浅睡眠本身可以刺激宝宝的大脑,又被称为“快速眼动睡眠(REM)”,而且,夜间哺乳妈妈体内的泌乳素水平上升,乳汁充沛,宝宝在此时频繁地醒来,就有更多的机会吃奶。
另外,婴儿的睡眠习惯还有部分取决于婴儿的性情,而不取决于父母的夜间哺育技巧,宝宝夜里醒来并不是妈妈的错。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比配方奶喂养的宝宝醒来次数更多,母乳会被更快吸收,因此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更加频繁的醒来喝奶。
2、正确认识夜间哺乳
建议新手父母一开始,不要先入为主地预想自己宝宝在夜间的睡眠情况,这样你更会容易调整自己、适应现实生活中的夜间哺育。
宝宝也许性格乖巧,白天吃奶时间比较固定,夜里也能睡4~6小时的整觉(在研究人员眼里,6个月以下的婴儿睡5个小时,就算是“睡整觉”了。)
有乖巧的宝宝当然也有会折腾的宝宝,或许你家这位正是一个擅长折腾出大动静的娃娃。
这两种宝宝都是非常正常的,妈妈要明白,宝宝频繁地醒来要吃奶,只是茁壮成长之需,而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长大,而且是在生理、情感以及智力上均达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婴儿都天生知道他们需要吃多少次奶来获得营养和安抚,这么小的婴儿,要求的就是他需要的。
3、宝宝睡觉的地方没有对错之分。
对于婴儿睡觉地点的安排,只要符合家庭成员的夜间需求,就是正确的安排。
父母可以多尝试不同的安排,直至找到一种合适的。
有些宝宝整夜依偎在妈妈身边能睡得更好,有些可能在自己的婴儿床或摇篮里睡得更好,还有的宝宝喜欢“跟大人睡”与“自己睡”的混合安排。当然,大多数哺乳期的宝宝在妈妈身边会睡得最好。
宝宝睡觉的地方,是由妈妈、爸爸和宝宝一起决定的,其他人不能左右,只要父母觉得合适就行,但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有些宝宝比较敏感,有大人睡在一边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大人翻个身孩子有时候都会惊醒,如果是这种情况,父母可以考虑在大床边放一个摇篮或婴儿床,或者尝试“床边床”的安排:将小床靠在大床边。
为了安全起见,不要放下护栏,婴儿床和大床间不要留有缝隙。这样一来,你伸手就能碰到宝宝,还可以给他喂奶,大人和孩子二人也不是贴得那么近,双方都能安稳地睡觉。
我家的宝宝就是这样一位敏感宝宝,我跟她睡觉,翻身都得启动静音模式,稍微一点点动静,都有可能会把她吵醒。
从她半岁起,她开始在我们大床旁边的小床上睡觉,如今宝宝一岁10个月,一问去哪睡觉,她自己就往小床上爬。
4、夜间到底要不要换尿不湿
如果是小月龄宝宝,比如满月前,宝宝皮肤娇嫩,纸尿裤可以换勤一点,一旦宝宝大了,在“换纸尿裤”和“睡眠”两者之间,我选择后者。
如果宝宝因为纸尿裤太满而觉得非常不舒服,他肯定会醒甚至会哭,如果他仍在酣睡,哪怕你觉得纸尿裤已经很满了,我也不建议换。
当然,如果你的宝宝是一个连换纸尿裤都弄不醒的“睡神”,那父母可以随意;如果大概率宝宝会被吵醒,换尿不湿的行为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我宝宝有过无数次一个纸尿裤穿一整夜,第二天早上睡醒才换的经历,皮肤没有任何异常,只需要起床前,用温水洗一下屁股就可以了。相反,我最初也曾很多次看不下去,半夜悄咪咪给她换尿不湿,试多少次醒多少次,特别烦躁的哭。
我非常能理解,如果我睡得正甜的时候被吵醒,我会比她更烦躁。想通这一点以后,我就不再焦虑了,只要不是她主动醒,否则我不会主动给她换。
如果宝宝半夜拉粑粑,那另当别论,该换还是得换。
5、睡眠训练不是特别适用于母乳妈妈
我曾经倡导过可以在宝宝3个月开始适当进行睡眠训练:宝宝刚哭时,妈妈不要着急采取行动,适当冷静几秒观察一下孩子是睡梦间无意识的吭吭,还是真的醒了。
如果是前者,父母贸然行动反而会惊醒睡梦中的孩子,观察数秒确定了孩子的情况后再立马采取行动也不迟。
但我不建议让孩子一直哭,因为幼小的孩子正是需要安全感的时候,过迟的响应孩子的需求,并不利于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表面上看:过于严苛睡眠训练是解放了父母,但这种短期的效果会带来长远的损失,妈妈失去了了解宝宝的机会,而宝宝失去了对周围环境建立信任的机会。
而且正如前面第1点中所说:母乳宝宝更容易饿,不给饿了的宝宝吃的,是否过于残忍?
p.s.:还有一个实际情况是,母乳妈妈如果半夜不哺乳,可能会奶涨,甚至会回奶。
综上所述:
正确认识宝宝的夜间哭闹,不要先入为主的预想自己孩子的睡眠情况,随时根据孩子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整,适应孩子的节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会让宝宝和大人好过很多。
七、一岁2个月宝宝怎样培养睡整宿觉?
为了让宝宝睡一整夜好觉,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妈妈在宝宝入睡前要换好尿片,给宝宝喂饱奶。白天保持一定量的活动量,并且调整好睡前环境的温度,穿衣服也要适量,盖被子要合理,不要过冷也不宜过热。
调整好室内的光线。还有就是如果宝宝在睡觉过程中突然出现哭闹的情况,妈妈要及时抱抱宝宝,安抚好宝宝的情绪,可以轻拍、哼唱,尽量安慰宝宝再次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