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闭抗体是阴性打针多久能转阳?
封闭抗体是阴性打针后一般3个月是可以转阳性的,建议先休息,看一下平时的经期是否正常。如果检查发现封闭抗体是阴性,那建议先做治疗后再怀孕,否则很可能会诱发怀孕的早期流产等,对以后的身体等影响都是比较大的,所以应该注意先治疗。
二、抗核抗体怎么转阴?
如果抗核抗体是阳性反应,则表明该疾病刚刚被病毒感染,或处于窗口期。这种情况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慢慢转阴就可以了。但当抗核抗体转为阴性后,并不代表完全恢复,仍需继续服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而病人的饮食要清淡一点,不能吃辛辣的食物,而且不能太累,平时要多加强运动,多吃点水果和蔬菜,增强自己的免疫力。
三、乙肝表面抗体弱阳是多少?
乙肝表面抗体弱阳性,相当于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检查结果在10左右。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阳性或者强阳性时说明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比较高,可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弱阳性时具有一定的保护力,但是保护力很弱,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不是很好,需要进行乙肝疫苗强化接种。
四、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正常吗+?
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是正常的。乙肝表面抗体具有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是一种保护性抗体。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一般都见于乙肝疫苗接种以后,说明被检测者具有抵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需要定期进行乙肝疫苗强化接种。
五、梅毒抗体阳性可以转阴吗?
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阳性基本上是没有办法转为阴性的,大多数梅毒感染人群其中非特异性的抗体或者是确诊实验检测抗体都是终身阳性的,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够转为阴性,一般来说达到血清学治愈的标准就是梅毒得到控制,主要是长效青霉素治疗,让RPR转为阴性。
六、乙肝e抗体为阳怎么办?
如果单纯的乙肝e抗体阳性,乙肝5项的其他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这种情况不能作为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确诊指标,也不能排除乙肝病毒感染。暂时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可以在一个月后复查或者进一步做乙肝病毒DNA,乙肝前s1抗原检查,明确诊断。
七、乙肝表面抗体弱阳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体弱阳性,说明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很差,不能完全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的感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具有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定性为阳性、定量结果在100以上时,具有比较确切的抗乙肝病毒感染的作用。定性为弱阳性时抗感染的能力比较弱,需要进行乙肝疫苗加强接种。
八、专家辟谣转阴 15 天才会产生抗体,哪些信息值得关注?抗体到底多久才能产生?
撰文 | 周叶斌
1 重复感染的谣言
最近国内感染新冠的人很多,像我的朋友圈正在向阴性清零迈进。而一些新的新冠谣言也不断出现。像这几天很多人在问抗体形成和重复感染的事情。
抗体相关的谣言大概是这样: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形成抗体要15天,抗体形成前是人体虚弱期,容易造成重复感染。
稍微变化一点的还有什么要等一个月抗体才能“长好”,抗体没长好很容易二次感染。而重复感染的其它谣言包括一个月内重复感染风险高,会导致免疫系统削弱等等。
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谣言,我们也有充足的证据来证伪。
2抗体形成的规律
抗体是由人体的B淋巴细胞分泌的,能特异地识别抗原(一般为某种蛋白质),新冠抗体也就是能特异识别新冠病毒上的蛋白质(新冠抗原)的抗体。
新冠抗体的形成和所有抗体的形成一样,都遵循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规律。对于初次遇到某个抗原的情况,如没有接种过疫苗发生第一次感染,或者打了第一针疫苗,此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先要“捕获”抗原(一般由先天免疫系统里的树突状细胞负责),再把抗原“呈递”给B细胞,之后B细胞才会受刺激,形成特异的免疫反应,即能分泌专门识别这一抗原的抗体。
从遇到抗原再到能从人体内检测出抗体,如果用很精密的检测手段,一般5-7天后就可以检测到。注意,什么时候检测到不仅取决于抗体什么时候形成,也取决于检测的下限。如果检测灵敏度不是那么高,那就要更久、抗体滴度更高时才测得出来,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之前就真的没有抗体。
然后一开始形成的主要会是IgM抗体,它们和抗原结合能力较弱,但长得像千手观音似的,每个IgM有10个能和抗原结合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每个位点结合能力弱的缺陷。很快B细胞能转为分泌IgG抗体,这种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少了,每个分子只有两个结合位点,但结合能力强,是更高效的抗体:
附图:IgG与IgM抗体比较
新冠感染也遵循以上规律。还要注意一点,上述说的抗体形成时间是指人体暴露于抗原的时间,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能确定的时间往往是第一次检测阳性或者最早出现症状,晚于免疫系统与抗原最早接触的时间,类似下图:
附图:新冠疾病进程与抗体形成过程示意图
假设潜伏期5天,出症状后两天时离抗原接触实际过去一周了,IgM抗体开始出现,再过几天IgG抗体也会出来。其实早在2020年科学家就分析过现实世界里新冠感染者的抗体形成,比如这是一项中国科学家做的研究:
附图:新冠感染者中抗体转阳时间
在症状出现后2-4天,30%的人已经IgG或IgM转阳,到11-13天,转阳率超过90%。
说抗体形成要15天甚至更久的并不准确。更为关键的是,上述抗体形成时间是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绝大多数国人都已经接种过新冠疫苗,此时感染,作为突破性感染,不是第一次暴露于抗原之下,免疫系统会调动疫苗接种时打下的免疫记忆,反应更为迅速。
可以参考打增强针后的免疫反应,像mRNA疫苗第三针,打完一周中和抗体(主要为IgG)就增加到很高的水平:
附图:第三针抗体中和抗体变化
根本不需要15天来形成抗体。与之对应的是第三针的有效性也是在一周后就能体现出来。同一个疫苗的第三针临床试验里增强针组与安慰剂组(打过基础免疫两针,没有打第三针)的感染率变化:
附图:第三针后一周疫苗展现有效性
明显接种第三针一周后有效性就体现出来了,增强针组的累计感染率开始与安慰剂组有差异。
考虑到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接种过两针疫苗,不少甚至打过三针,说什么感染后形成抗体要15天甚至更久是非常荒唐的。准确地说应该是感染后15天除非严重免疫抑制的人,肯定都有抗体,大部分人因打过疫苗一个礼拜就会有不错的抗体滴度。
3重复感染的空窗期?
不仅说抗体形成要15天不准确,把人体形成抗体所需的时间段称为容易重复感染的免疫空窗期更是荒唐。
对于疫苗接种来说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确实要到一周后才比较明显,像疫苗临床试验特别是增强针试验,保护作用都是一周后出现。可是疫苗起效前这一周人体面对新冠病毒没有更为脆弱,只不过和没打过疫苗或没打过增强针的人一样。
而重复感染又与疫苗接种不同,讨论的是自然感染后的人体保护反应何时起效,有没有二次感染的薄弱阶段。
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有不小的区别。从发生位置来看,新冠感染是在呼吸道黏膜,疫苗接种以肌注型为例都离呼吸道黏膜较远。从免疫反应来看,自然感染由于是活病毒会感染多个细胞,病毒还有复制扩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也会引起组织伤害,扩大影响,导致更显著的炎症反应。
因此我们要考虑到,自然感染后不到一周,即便体内抗体形成还不够多,此时病毒感染的位置——呼吸道黏膜,正处在显著的炎症反应之中,可能有大量的能广谱杀伤病原体的先天免疫细胞进入,还有各种炎症因子释放(也是发烧的原因)。这种时候,感染者的呼吸道还适合新冠病毒进入吗?你怕短时间重复感染,病毒还怕一不小心走到正在炎症反应高峰的感染者体内呢。
实际上感染也不是一个病毒颗粒感染一个人,而是大量的病毒颗粒进入到呼吸道,一些得以侵入人体细胞。如果较短时间内多次暴露于病毒下,特别是不同病毒株下,那么同时感染上不同的病毒株都有可能,早在2021年就有相关报道。不过这只是一次感染,而非重复感染,人体免疫系统也是和一样应对,不存在更薄弱一说。
4区分重复感染与复阳
不知为何重复感染或者说二次感染的谣言满天飞。对于绝大部分国人来说,如今是第一次遇到新冠病毒感染,担心重复感染未免过早了。
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都会诱导人体形成中和抗体,而中和抗体是阻断新冠感染的主要力量。因此当中和抗体下降后,二次感染的风险才会增加。能导致中和抗体下降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时间,感染过去久了,抗体会下降;二是突变株,出现免疫逃逸更强的突变株意味着过往感染带来的抗体里,针对新突变株的中和抗体会变少。
一般来说,如果不考虑新突变株出现,普通健康人三个月内二次感染的风险是比较低的。注意如果是严重免疫抑制人群,感染后都激发不了有效的免疫防护,那另当别论。
此外,普通人接触到的病毒株也只能是当地流行的病毒株。病毒株更替是要时间的。像中国如今流行的都是BA.5下面的各支系或进一步衍生出来的亚株。网上传什么20天重复感染,或者一个月内重复感染风险高根本就不符合二次感染的基本科学事实。
流传什么短时间内重复感染,很可能是没分清二次感染和复阳(或者说反弹)。几个月前国内媒体大谈奥密克戎如何危险时炒作过使用辉瑞口服药的复阳现象。其实在一般的新冠感染者中也有载毒量下降后又上升,症状反复的现象,比如这是一项跟踪没有药物治疗的感染者28天的研究:
附图:感染者中“反弹”的比例
27%的感染者在最初症状改善后发生过反复,12%的人在载毒量下降后发生过反复,4%二者均有反复。一个症状复阳的案例还是第21天发生的反复:
附图:某位感染者症状反弹的时间线
因此,说短时间内重复感染如何如何,大概率是把反弹或复阳当作了二次感染。大家也没必要对反弹恐慌,只不过提醒我们这样一个现实:新冠的疾病过程未必是一条直线,不同个体存在不小差异,也可能有很不同的表现。
面对突如其来的防疫方式变化以及感染激增,国内不少百姓处于毫无准备的状态。此时,我们更需要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而非传递一些荒唐的谣言。而任何人想要在疫情中保护好自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及时接种疫苗以及做好防护。
记住,接种第三针或第四针疫苗时,只要7天就会有很好的免疫反应。如果到现在还一针疫苗未打的,那么即便是第一针,也能在7-14天后大幅降低重症死亡风险。不过值得自我反省一下,新冠疫苗上市几乎满两年了,之前两年在干嘛。如果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有很多人特别是高危人群是一针没接种或没接种满三针,这种反省也应该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5-020-2228-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0897-1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2113468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20067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2121-z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
九、乙肝表面抗体弱阳该怎么办?
乙肝表面抗体弱阳性,需要进行乙肝疫苗强化接种,使乙肝表面抗体由弱阳性转化为强阳性,增强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抗体阳性时说明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比较强,弱阳性时则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比较弱,容易被乙肝病毒入侵感染。
十、胎传梅毒抗体多久能转阴?
胎传梅毒抗体,婴儿在两周岁之内会逐渐转阴的。这种胎传抗体是继发于母体的特异性抗体的。母亲感染梅毒后虽然治愈了,但是特异性抗体会终身阳性,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胎穿给婴儿,但是婴儿随着时间的增长,抗体在体内可以完全消失的,这不必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