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宝听力筛查没过,复查应该挂什么科?
让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后才能下诊断,而不是光凭一项结果就下结论。检查包括:
1)客观听力测试:需要睡眠状态下进行,适合于不能配合主观测试的儿童。有听性脑干反应(ABR)、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AERP)、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SSR)、耳声发射(OAE)、中耳声导抗。
2)主观听力测试(小儿行为测听):在清醒状态下进行,不同年龄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能够反映整个听觉通路的情况。
行为观察测听(BOA):适合于2个月以内;视觉强化测听(VRA):适合于6个月——2.5岁;游戏测听(PA):适合于2.5——5岁新生儿听力筛查没有通过,是需要继续做跟踪检查的,排除先天性疾病所致的。建议可以在婴幼儿四十二天做听力筛查的复查检查的,需要挂儿科门诊的,或者儿童预防保健科门诊
二、一个多月的宝宝听力筛查没有通过怎么办?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为3‰,其中大部分小朋友听力是好的,小部分小朋友是存在听力障碍的。
听力筛查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把存在听力障碍的婴幼儿查出来,所以指标相对比较严苛。如果条件比较松的话,有可能部分听障小朋友就成了“漏网之鱼”,家长以为小朋友听力是好的,但小朋友两三岁还不开口讲话,这个时候发现听力有问题就晚了。
所以,听力筛查未通过,家长也不要过度担心,毕竟大部分小朋友听力是好的。
如果最后确实查出来存在听力障碍的话,目前对于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都是有治疗方法的,家长不必过于担忧。
三、三个月的宝宝听力筛查不通过要怎么办?
建议先检查孩子耳朵里耳屎是不是太多,过多的耳屎会导致宝宝听力筛查不通过,同时应准备下一次复查。如果复查后还是不通过要考虑给宝宝的耳朵做详细的检查。有可能是听力存在缺陷,应及时治疗,可以通过磁共振或者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有没有中耳及内耳,畸形以免对宝宝今后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四、宝宝一只耳朵听力筛查没过?
一般建议孩子在满月时再复查一下。第一次筛查没有通过,可能跟孩子的外耳道狭窄、外耳道有阻塞物,如羊水、分泌物等堵塞有关如果满月后检查还是听不到,这时候就要注意了,可能就是听力受损,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治疗,比如带助听器等等。
五、宝宝两个月,听力筛查没过?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宝宝比较小的,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等宝宝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再到医院去做一个听力检查,如果听力检查还是没有过,首先考虑是因为先天性耳聋所引起的,在这个期间也不必太过担心,平时多观察一下孩子的听力情况就可以。
六、友谊医院听力筛查?
1 友谊医院提供听力筛查服务。
2 听力筛查可以帮助人们及早发现听力问题,防止耳聋等听力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3 如果您需要进行听力筛查,可以联系友谊医院预约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七、宝宝左耳听力筛查不通过怎么办?
新生儿听力筛查三阶段
■ 第一阶段:筛查阶段:初筛,复筛
■ 第二阶段:诊断阶段
■ 第三阶段:干预、随访阶段
听力损失高危因素(新生儿)
1.NICU住院超过5天
2.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
3.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弓形体)病等 引起的宫内感染
4.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
5.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6.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要求
7.病毒性或细菌性脑膜炎
8.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1分钟0-4分或5分钟0-6分)
9.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0.体外膜给氧
11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12.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或袢利尿剂、或滥用药物和酒精
13.临床上存在或怀疑有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征或遗传病
设备要求
正常出生新生儿实行两阶段筛查
1.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
2.未通过者及漏筛者于42天内均应当进行双耳复筛。
3.复筛仍未通过者应当在出生后3个月龄内转诊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婴儿出院前进行自动听性脑干
反应(AABR)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至听力障碍诊治机构。
以上内容整理自《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请问婴儿听力筛查准吗?
如果没有遗产基因,平时判断能够听到声音,大概率是没事的。
现在小孩出生后就会在医院做新生婴儿听力测试,如果不通过的话会被要求42天时再到医院进行听力测试,如果还不通过的话就要到权威的儿童医院去做更专业的检查测试。我家宝宝就是前两次均为通过的那种。这时作为家长是极其焦虑的,家里有些动静时马上观察宝宝是否有反映,摇铃测试看他是否追声,不断的上网查如果两次听力测试都没通过是不是就代表有问题。因为观察到孩子对声音反映很好(表现为几乎每次摇铃都会转头看,睡觉时会被突然的声音吓醒等),加上上网查如果做进一步测试需要给孩子吃睡觉的药,担心对宝宝有影响,我们决定先不做进一步检查了。
但是现在的社区服务中心非常的“负责”,打电话要求我们再去做检查。在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体检时,再我表示孩子对声音反映很好时,仍然建议我们去做专业检查。目前孩子已经九个月了,不仅能听到,而且是能够听懂的,会根据我们说的话去做一些动作,所以随着孩子的长大我的焦虑减少了。但在九个月体检时社区医院体检中心“医生”的话又让我焦虑起来,再次上网查是不是真的有问题,之后决定这样查也不会有结果,还是去趟医院让自己放心。当天晚上挂了第二天儿童医院的特需号,好在家在北京,第二条中午我们就开车去了儿童医院。
儿童医院的听力检查和网上说的一样,是要喝一个睡觉的药,医生说对孩子没有影响(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是医生自己的孩子,他们会怎样去诊断,在明显知道孩子能听到声音,也会让他去喝这个药,做这些检查吗?)。我们先让孩子玩了一会,喝完药孩子确实困了,睡的比平时踏实一些,医生在他头上、耳朵里链接了一些类似测脑电波的线。检查持续了一个小时,我在旁边静静的看着。结果都出来了,医生判断听力没有问题。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检查花费大概一千五百元钱。
到家我倒头就睡着了。对于家在北京、恰好有车、经济还不困难的家庭来说,整个过程都让人身心疲惫。不禁想问这个检查的准确率是多少?很多时候是不是只是单纯的增加了家长的焦虑和生活负担!对于医院来说,每个被检查主体只是一个一个的指标,没通过就进一步检查,但对于每个家庭,是举全家之力带着几个月的婴儿一趟一趟的往医院跑。
还有孕期检查,整个孕期检查费用花了大概一万,到最后两个月几乎每周都要去医院,测血、测尿、胎心监测、b超,这些检查又有多大必要?
婴儿体检,每次去主要是询问,然后做记录。这个我已经决定以后不去了。
九、新生儿听力筛查:如何顺利转诊,确保宝宝健康
当我第一次成为父母时,心中的兴奋与焦虑交织在一起。特别是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个月,我开始接触到许多关于听力筛查的信息。这一过程不仅关乎宝宝的健康,也是每位父母必须关注的关键环节。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新生儿听力筛查转诊的要点,希望能为同样在这个阶段的父母提供一些宝贵的见解。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确保宝宝在出生后尽早发现听力问题的一项必要措施。根据统计,约有1到3%的新生儿可能存在听力障碍。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导致宝宝的语言发展受到影响。因此,进行听力筛查,能够及早识别潜在的听力问题,为后续的干预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转诊流程与注意事项
当听力筛查的结果显示出异常时,转诊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转诊流程与注意事项:
- 接收结果:在听力筛查后,医务人员会告知你结果。如果结果不理想,通常会建议进一步的检查。
- 选择合适的医院: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具备相关专业的儿童医院或耳鼻喉科进行进一步检查。注意选择有资质和经验的机构。
- 准备材料:在转诊时,确保带上筛查结果及宝宝的健康记录,包括出生记录和其他相关检查报告。
- 预约检查:提前联系目标医院,预约检查时间,避免因人流多而造成的长期等待。
- 保持沟通:转诊后,务必与原医院和新医院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所有信息的及时传递。
转诊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转诊过程中,父母们常常会有许多疑虑。我在这个过程中也不例外。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建议的解决方案:
- 宝宝情绪不安:有些宝宝在频繁转诊的情况下可能会感到不安,这是正常反应。可以通过哄抱、轻声细语来安慰宝宝,保持他们的情绪稳定。
- 不知如何选择医院:在选择医院时,家长可咨询身边的朋友、亲属或者社区医疗服务,了解大家的推荐和体验。
- 担心检查费用:新生儿的听力检查一般费用不高,可以提前向医院咨询,并向医保了解报销信息。
- 信息获取不畅:对于转诊后的信息不透明,建议主动向医生询问,了解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安排。
转诊后的期待与希望
经历转诊的过程后,虽然内心充满不安,但我始终保持着对宝宝健康的期盼。无论筛查结果如何,重要的是能够及早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我们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而新生儿听力筛查无疑是为这一目标奠定基础的一步。
希望每位家长都能重视这样一个关键环节,给宝宝最好的照顾和关爱。不论面对怎样的结果,重要的是要积极与医生沟通,共同为宝宝的健康未来而努力。
十、新生儿听力筛查原理?
什么是新生儿听力筛查?怎样做?
● 这其实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是否有问题的重要手段。
● 新生儿听力筛查,检查方法是:自动脑干听性诱发电位。
● 医院会有专业的仪器,两个像耳机一样的东西放在宝宝耳朵两边。
● 听力筛查期间不可以拍照。
通常在宝宝安静或者睡着的情况下,2分钟左右就能做完这个筛查。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在甜美的梦乡中就不知不觉地完成了。
听力筛查结果当天就能出来,医院会给一张“自动脑干听性诱发电位报告单”,上面会显示宝宝左右耳是否通过测试。
通过:说明目前孩子内耳以及神经听力传导通路正常。
不通过:需要一个月后去医院复查。复查依然没通过的,三个月内做听力学诊断检查。确保在孩子6个月左右能确诊是否患有先天听力损失,以便在有好的时机对孩子听力实施干预。
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该在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内进行听力筛查,并且每半年随访一次,避免迟发性听力损害的漏诊,随访至少三年。
3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
正常的听力是人语言学习的重要前提。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其语言发展能力一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出生后6~11个月是进行言语模仿的“黄金时间”,而言语表达到2~3岁时方能发育,一旦错过前面的黄金时间,待3岁后因不会说话再就诊,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后期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
所以,给初生婴儿做听力筛查,可以尽早地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对这些孩子进行早期干预,尽可能去提高其听力和语言发展能力。
我朋友的孩子就是这样,出生的时候,压根没重视另一只耳朵不通过。
她的孩子语言发展比同龄小朋友慢很多,刚开始,她以为是老人家带,在家整天不怎么说话,导致她也不爱说话,她为此辞职自己带孩子,孩子三岁多了,语言还是跟不上,她就带她去医院做理疗,上勾音课,针灸等等,什么方法都试过了,还是觉得效果不明显。直到孩子五岁的时候,有一次中耳炎,她带孩子去看医生,医生告诉她:
中耳炎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但是,你的孩子有一只耳朵听力为零,这个你知道吗?
她才恍然大悟啊!
宝宝有一只耳朵听得见,孩子对声音还是有反应的,你真的很难发现她另一只耳朵会有先天听力障碍的。所以,给孩子做听力筛查就显得更加重要!